“大爷,您家有冻梨吗?越多越好!还有蜂蜡和凡士林吗?” 阿禾的眼睛亮了。老汉赶紧抱来一筐冻梨,又从柜里翻出半罐蜂蜡(去年夏天熬的)和一小瓶凡士林(长安来的货)。阿禾教村民剥冻梨皮,把梨皮放进石臼里捣成泥,再加入融化的蜂蜡和凡士林(比例 3:1:1),搅拌均匀,做成软膏。“这冻梨皮软膏能保护皮肤,蜂蜡能锁温,凡士林能滋润,涂在冻伤的地方,再用冻姜煮的水熏,效果更好!” 阿禾边做边教,手上沾了梨泥,冻得发疼也没停。
镇里的老郎中凑过来,皱着眉头:“梨皮是凉性的,冻伤用凉的,不怕更重?” 阿禾没急着反驳,而是拿红外仪测了涂软膏前后的皮肤温度 —— 涂之前是 4℃,涂之后十分钟升到 6℃!“您看,这软膏能锁温,不是凉的,反而能让皮肤温度升上来!” 老郎中盯着红外仪的刻度,又摸了摸后生的手背,果然不那么冰了,点点头:“还是你们年轻人会用这些新玩意儿,俺服了!”
接下来的几天,阿禾带着村民们煮药、做软膏、测仪器,冻镇的痹症慢慢控制住了。老妇人能自己坐起来,手能握住筷子;后生们的冻伤也结了痂,红外仪测温度都回到 10℃以上,关节活动度恢复到 50 度。阿禾还教村民用红外仪 —— 怎么开机、怎么贴皮肤、怎么看颜色辨温度,村民们学得认真,有的还在本子上画刻度:“蓝色寒,紫色中,红色暖”。
离开冻镇那天,寒潮刚好过去,冻河的冰开始融化,滴下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老汉和村民们来送阿禾,手里捧着冻姜、冻梨、还有罐冻梨皮软膏。“俺们按你教的,把冻姜蒸软了炒,冻梨皮软膏也做了不少,以后再得痹症,俺们自己就能治了!” 老汉的眼睛里满是感激。
阿禾抱着这些东西,翻到手记的 “寒凝痹症” 那页,用红笔写下:“冻镇寒凝夹瘀痹:红外温度仪测<5℃为重症,关节活动度<20 度需急救,药用冻姜(蒸软炒)+ 活血藤 + 冻枣;冻伤外敷用冻梨皮软膏(冻梨皮 3: 蜂蜡 1: 凡士林 1),辅以冻姜水熏,微循环仪监测血管瘀阻情况”,还贴了片冻梨皮和冻姜的标本,纸页上的标本被冻得有点发脆,却格外珍贵。
马车驶在冻镇的路上,风里带着冻姜的辛香和冻梨的甜香。阿禾坐在车上,手里的手记又厚了些,纸页上的红外仪图、冻梨皮软膏配方、冻姜炮制法,都是新的收获。他想起小石头在长安时对他说的:“医者的本事,不是记多少方子,是能在陌生的地方,用当地的东西,救当地的人。” 现在他终于做到了。
前方的路还长,下一个镇子是 “雪镇”,听说那里的雪会让村民的肺里积寒,是 “雪寒伤肺”,阿禾摸了摸药箱里的新仪器 —— 肺功能检测仪(能测肺活量),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不管遇到什么新病症,只要带着手记,带着仪器,带着 “因地制宜、古法新用” 的初心,就能找到治病的法子。
夕阳洒在《古法新用手记》上,纸页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张图、每一片标本,都被染成了暖金色。阿禾看着这些,仿佛看见小石头在长安的灯下,翻着他补的新内容,笑着点头;看见老姜伯在姜镇,用冻姜蒸软的法子炒姜枝;看见雾镇的老汉,用红外仪给老伴测手背温度。
这就是 “古法新用” 的传承吧 —— 不是一本手记的静止,是无数人用脚步丈量、用双手实践、用心传递的活态延续。马车越走越远,冻镇的影子渐渐小了,可冻姜的辛香、冻梨的甜香,还有村民们的笑声,都留在了阿禾的心里,留在了《古法新用手记》的纸页上,留在了这世间最温暖的烟火气里,生生不息。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