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等药熬好,氧囊的气又快空了,胸扩仪的皮囊也有点瘪。阿棉慌得直搓手:“这可咋整?气又没了!” 小石头突然想起轧棉房旁边有口井,井边的风大,还干净。他拉着阿棉往井边跑,把氧囊的竹管对着井口,让风灌进囊里,阿棉赶紧帮着捏皮囊,风裹着井水的凉气灌进囊里,再送到老人嘴边 —— 比上次薯镇的窖口通风更管用,测氧仪的指针慢慢爬到了 “六成五”!
“药熬好啦!” 苏沐端着药碗跑过来,药里飘着棉籽的淡香,还有水芹菜的清苦。小石头接过药碗,吹凉了,用小勺慢慢喂进老人嘴里 —— 这次他没让别人帮忙,自己稳稳地托着老人的头,药汁顺着嘴角流进嘴里,老人没再咳,还咽了两口。过了一刻钟,测氧仪的指针爬到了 “七成二”,老人的眼睛慢慢睁开,能小声说 “渴” 了。
太阳偏西时,老人已经能靠在椅上喝药粥,胸扩仪还在轻轻帮着通气,测氧仪的指针稳稳停在 “八成三”,嘴角的白沫也没了。阿棉捧着粉尘检测仪,翻来覆去地看:“这玩意儿比俺们用嘴尝尘准多了,以后每天进轧棉房都先测测!” 小石头笑着把测氧仪和胸扩仪的用法写在纸上,递给阿棉:“测氧仪低于七成就要用氧囊,胸扩仪的压力要轻,记牢了。”
苏沐把方子写在棉木板上,特意标注:“尘湿急时用测氧仪(低于六成用氧囊 + 胸扩仪),轧棉房先通风测尘(低于六才进),炒棉籽壳配水芹菜熬药,加棉籽增温”,交给阿棉:“以后轧棉别待太久,每半个时辰就出来透透气,按这个法子来,保准没事。” 小石头把自己画的仪器图送给阿棉,图上的胸扩仪画着棉线布带,粉尘检测仪标着 “超过六危险”,阿棉小心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兜里。
离开棉镇时,阿棉往马车上塞了不少皮棉、炒棉籽壳,还有袋刚轧好的棉籽。“下次来,俺给你们做棉絮袄!” 阿棉站在轧棉房门口,挥着粉尘检测仪喊,头巾上的棉絮在风里飘。林薇靠在车边,手里攥着朵棉絮,薄荷苗的叶片已不再卷,翠绿得发亮。沈知远递给小石头一块烤棉籽:“尝尝,这是你独立救的人,棉籽香不香?” 小石头咬了一口,香得发脆,使劲点头:“香!还知道了胸扩仪要调压力,粉尘要测,以后再遇到尘湿的病,俺也能独当一面了!”
马车驶离棉镇,身后的棉田在夕阳里泛着金,棉絮飘落在车辙旁,像铺了层碎雪。车厢里,烤棉籽的香混着药香,小石头捧着笔记本,在 “心仪辅助” 那页写下:“测氧仪看血氧(低于六成用氧囊 + 胸扩仪),粉尘检测仪测尘(低于六安全),炒棉籽壳配水芹菜化尘湿”,还画了个小小的轧棉房。陆衍凑过来,笑着说:“现在不仅会用仪器,还能调仪器、教别人用,以后就是个真正的小医官了。”
沈知远和林薇对视一眼,都想起了小石头刚才调整胸廓仪时认真的样子 —— 那是烤棉籽的香,是棉镇的暖,更是 “古法打底,新仪救命” 的成长香。马车跑在初冬的路上,风里带着棉香和药香,小石头的笔记本上,又多了一页沉甸甸的收获,随着车轮转,飘向更远处的烟火里,也飘向他成为医官的路上。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