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台这边,沈知远和陆衍已经撬开了祭台下的石板,露出个黑黝黝的洞口,洞口泛着淡灰的蚀气,里面传来 “滋滋” 的声响。“阵眼在洞里!” 陆衍掏出《守脉传承录》,按在洞口,书页的金光与蚀气撞在一起,“需要五脉信物才能破!归墟的四海螺、南海的红珊瑚粉、东海的沉船铜钉、西海的唤晶哨、中州的脉心麦种,快把它们递过来!”
林薇立刻让人把五脉信物送到祭台,沈知远将信物一一摆在洞口周围,四海螺的蓝光、红珊瑚粉的红光、沉船铜钉的金光、唤晶哨的白光、脉心麦种的绿光,五道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五彩的光柱,直直刺向洞口的蚀气。蚀气剧烈翻滚,洞里传来前守脉人的怒吼:“你们赢不了的!困脉阵破了,还有更厉害的等着你们!” 怒吼声渐渐消散,蚀气像冰雪遇到阳光,慢慢融化。
当五彩光柱钻进洞口时,脉核坛的地面开始轻微震动,坛后院的麦地里,枯麦突然发出 “咔咔” 的声响,麦种破土而出,冒出嫩绿的芽,芽尖泛着淡淡的金光,顺着泥土往脉核的方向钻。围在坛院外的百姓慢慢恢复了神智,僵住的汉子放下手里的麦秸,弯腰去捡撒在地上的麦子;抱着孩子的妇人轻轻拍着孩子的背,孩子发出了响亮的哭声。
“脉核醒了!” 赵婆婆指着坛中央的祭台,祭台的石鼎里,突然冒出淡紫的光,光顺着石鼎往上飘,与坛院外的麦芽金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巨大的光罩,笼罩着整个坛下村。林薇怀里的薄荷苗叶片舒展,五彩光与淡紫光融合,形成一道更亮的光,指向中州的地心方向 —— 那里,才是脉核的真正所在。
沈知远靠在祭台的柱子上,手腕的伤口还在渗血,苏沐赶紧给他包扎,眼里满是心疼:“下次别这么拼命了,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沈知远笑着接过苏沐递来的麦粥,粥是刚煮好的,带着麦香和莲子的清甜:“我是医者,百姓的命比什么都重要,这点伤不算什么。”
小石头蹲在麦地里,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麦芽,麦芽的金光顺着他的指尖往上爬,暖暖的。“赵婆婆,这些麦芽会长成麦子吗?” 小石头抬头问,眼里满是期待。赵婆婆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会的,等它们成熟了,我们就用新麦种,把坛院的地都种满,这样脉核的气就会越来越旺,村里的人也会越来越平安。”
离开坛下村那天,百姓们在脉核坛的门口送了很远,赵婆婆给每个人装了袋新发芽的脉心麦种:“带着吧,这麦种能养脉气,以后遇到危险,或许能帮上忙。” 汉子们扛着麦秸,跟在马车后面,说要帮他们把马车送到下一个村子;妇人们则煮了麦粥,装在陶碗里,让他们路上喝。
马车行渐远,林薇靠在车栏上,手里握着脉心麦种,麦种的金光与薄荷苗的五彩光交织在一起。她看着远处的脉核坛,坛顶的淡紫光越来越亮,像在指引着脉核的方向。她知道,困脉阵虽然破了,但前守脉人的话还在耳边,他肯定还在暗中谋划着什么,脉核的真正唤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夜风从麦地里吹过来,带着麦芽的清香,也带着远处传来的麦笛声。林薇低头看向怀里的薄荷苗,叶片上的五彩光与淡紫光融合,形成一道更亮的光,指向中州的地心方向。她心里清楚,无论接下来遇到什么危险,只要守住医心,只要百姓们同心,就没有护不住的脉核,没有救不了的家园。而那些脉心麦种,会像希望的种子一样,在每一个需要守护的地方发芽,生长,为地脉,为百姓,撑起一片平安的天空。
沈知远坐在一旁,给大家煮着麦茶,茶里加了脉心麦种的嫩芽,喝起来带着淡淡的清甜,能驱散夜里的寒气。陆衍则在《守脉传承录》上写下新的批注:“脉核之醒,非独靠信物,实靠民心。民心聚,则脉气通;民心散,则脉气滞。守脉者,当以民心为根,以医心为叶,方能护天下地脉永固。”
马车在夜色里继续前行,朝着中州地心的方向驶去。薄荷苗的光在夜色里格外明显,像一颗指引方向的星,照亮了前行的路。林薇知道,新的挑战即将开始,但只要身边有这些并肩作战的伙伴,有百姓们的同心支持,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没有解不开的危机。而医者的仁心,会像这中州的麦子一样,在每一片需要守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滋养着大地,守护着每一个生命。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