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秋雨缠缠绵绵下了三天,医馆院角的薄荷苗竟生出了奇异的变化 —— 翠绿叶片上的七彩光不再是淡淡的流转,而是凝成了七道细细的光丝,像七条小蛇般顺着叶脉往上爬,最终在叶尖聚成个小小的光团,指向长安东郊的方向。林薇刚用棉布擦去叶片上的雨珠,光团突然 “啵” 地散开,化作道七彩光带,飘向医馆门口,落在正匆匆赶来的张婆婆肩头。
“林医官!不好了!” 张婆婆的声音带着颤,左手紧紧攥着右手手腕,右手五指已经泛出青紫色,指节僵硬得弯不拢,“今早起来做饭,突然觉得手不听使唤,拿不起锅铲,心口也闷得慌,孙儿说我脸色白得像纸……” 她话没说完,突然顿住,眼神茫然了片刻,“我刚才要说啥来着?哦对…… 对了,王大叔也这样,刚才在巷口碰到他,他连自己的包子铺门都认不出了!”
林薇心里一紧,伸手按住张婆婆的手腕 —— 指尖触到的脉象竟像被冻住般滞涩,跳三下停一下,像台缺油的水车。她快步往巷口跑,刚拐过街角,就见卖包子的王大叔正站在自家铺门前,手里攥着串钥匙,却对着门环发呆,嘴里反复念叨:“这是哪家的铺子?我的包子铺呢?” 他的左手也泛着青紫色,连钥匙都快握不住了。
“是‘滞脉症’!” 沈知远提着药箱赶来,药箱上还沾着雨珠,他掏出银针刺入王大叔的 “合谷穴”,银针刚扎进去,针尾就泛出淡淡的灰光,“脉象滞而不畅,心神也跟着凝滞,跟之前的蚀心症不同,这是脉气流动受阻,像是…… 地脉的‘归墟’出了问题。” 他蹲下身,从药箱里取出块从黄山带回来的灵脉珠碎片,碎片竟变得暗淡无光,“灵脉珠能感应天下地脉,现在它的光变弱,说明有处关键地脉在‘停摆’。”
陆衍立刻抱着《守脉传承录》跑回医馆,翻遍了所有与 “七星脉” 相关的章节,最后在书脊的夹层里抽出张泛黄的羊皮纸 —— 是前守脉人(脉蚀者)留下的手记,纸页边缘已经脆化,上面用炭笔写着:“七星脉外有第八脉,名‘归墟’,乃天下地脉之‘汇流处’,若归墟滞,则四海脉皆堵,需七彩脉光引航,方能通滞……” 他指着羊皮纸末尾的地图,“归墟脉的入口在长安东郊的古渡口!那里曾是漕运枢纽,现在成了荒滩。”
“得赶紧去古渡口!” 林薇抱起薄荷苗,叶片上的七彩光丝正剧烈抖动,显然归墟脉的滞塞已经影响到了薄荷苗,“苏沐,你留在医馆给百姓熬‘通脉茶’,用淮水干姜和长安薄荷煮水,先稳住他们的脉象;小石头,你跟我们去,你的眼睛能看清光丝的走向,能帮我们找归墟脉的核心。”
小石头立刻把怀里的布包抱紧 —— 里面装着他攒的薄荷叶片和之前黄玄道长送的清心符,小脸上满是认真:“林姐姐放心,我一定能帮上忙!上次在黄山,我就看出灵脉珠的光不对劲了!” 他说着就跟上队伍,脚步轻快,完全没把秋雨里的泥泞当回事。
往古渡口去的路比想象中难走。郊外的土路被雨水泡得泥泞不堪,马车陷在泥里好几次,乌力罕和陆衍只能下车推车,两人的裤腿沾满了泥,却没一句抱怨。快到渡口时,空气中突然飘来股淡淡的咸腥气 —— 不是河水的腥,是像海边的潮味,薄荷苗的七彩光丝瞬间变得明亮,直直指向渡口中央的块断碑。
断碑半截埋在泥里,上面刻着模糊的 “归墟” 二字,碑身爬满了青苔,却在薄荷苗靠近时,青苔渐渐褪去,露出碑后的个黑黝黝的洞口。洞口泛着淡淡的灰光,往里望去,能看见蜿蜒向下的石阶,石阶上还留着水渍,显然经常有水渗进来。
“这就是归墟脉的入口。” 林薇刚要迈步进去,却被沈知远拉住,“先测测里面的脉气!” 他掏出根细针,蘸了点薄荷汁,扔进洞里 —— 针刚落地,就传来 “滋” 的声响,针尖瞬间变得漆黑,“里面有‘滞气’,会加速脉气凝滞,进去得带够通脉的药。”
众人将药箱里的药材重新分拣:沈知远带了石斛、沙棘和刚熬好的通脉膏;林薇把莲子和四地守脉信物的碎片用红绳系在腰间;陆衍背着《守脉传承录》和羊皮纸;乌力罕则提着盏马灯,灯芯里加了薄荷油,能驱散滞气;小石头紧紧跟着林薇,手里攥着片晒干的薄荷叶,时不时用叶片扫扫周围的滞气。
走下石阶,洞里的咸腥气更浓了,马灯的光只能照到前方几步远的地方,石阶两侧的石壁上,渗着像汗珠一样的水珠,水珠落在地上,竟汇成了细小的水流,顺着石阶往下淌。“小心脚下!” 乌力罕提醒道,他的靴子刚踩在水流上,就觉得脚踝一麻,像是有股寒气顺着鞋底往上爬,“这水流里也有滞气,别沾太多!”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突然传来 “滴答” 的水声,马灯的光往前一照,众人都愣住了 —— 洞里竟是个巨大的地下湖,湖水泛着淡淡的灰光,湖中央的石台上,放着颗拳头大的黑色珠子,珠子周围的水面上,飘着层像油一样的灰膜,正是滞气的源头。薄荷苗的七彩光丝瞬间冲向黑珠,却在靠近灰膜时被弹了回来,光丝黯淡了几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