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黑岩城的生存法则
那块质地普通的青玉佩,最终在一家当铺不起眼的侧窗口,换来了十五个铜板和一小块指甲盖大小、被称为“碎灵”的黯淡晶体。
当铺朝奉那挑剔而了然的眼神,仿佛早已看穿这玉佩的来路不甚光明,但黑岩城自有其灰色地带的规则,只要不是牵扯到大家族的重案,些许赃物,他们照收不误。
林风对价格没有异议。十五个铜板,足够他买上几十个扎实的炊饼,或者几剂最普通的治疗风寒的草药。而那块“碎灵”,据朝奉漫不经心的提点,是“仙师们”用的东西,凡人拿着也没大用,但可以去城西的“杂货铺”换点特别的小玩意儿。
这印证了林风的猜测,这个世界确实存在超乎寻常的力量体系。这枚碎灵,以及“仙师”这个称谓,比那十五个铜板更让他重视。
他没有立刻去消费。揣着这第一笔“启动资金”,感受着怀中铜钱冰冷的触感和碎灵那微弱的、奇异的冰凉感,林风并没有安全感,反而更加警惕。怀璧其罪,一个流浪儿拥有哪怕这点钱财,也足以引来杀身之祸。
他将大部分铜钱和那块碎灵,谨慎地收入了十立方米静止空间的最角落,只留下两三个铜板放在破衣服的暗袋里,以备不时之需。
接下来,他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信息。
无知,是最大的危险。他需要了解这座黑岩城的生存法则,了解那高高在上的三大家族,以及……那神秘的“仙人”和“升仙大会”。
特工的本能让他开始构筑自己的情报网络。这个网络并非由人手构成,而是由他的双眼、双耳,以及超越常人的分析和归纳能力组成。
他选择了几处最佳的情报集散地:
一、城门附近的茶摊。 这里是外来者和底层劳力歇脚的地方,消息流通快,虽然真假混杂,但能听到最原始的传闻和动向。
二、市场区的几个固定小吃摊。 摊主往往是本地通,长期经营,接触三教九流,是了解本地势力和民生百态的好窗口。
三、靠近城中心广场的酒楼后巷。 那里是伙计们偷懒、倒垃圾的地方,偶尔能听到酒楼里客人(往往是有些身份的人)交谈的只言片语。
四、流浪儿和乞丐的聚集点。 这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消息渠道,他们对危险(比如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人不能惹)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林风像一道阴影,游走于这些地方。他不再主动与人搭讪,大部分时间,他只是沉默地蹲在角落,或者假装在寻找食物残渣,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听”上。
他听到守城的卫兵抱怨大家族的跋扈,听到小贩议论哪家商铺的租金又涨了,听到脚夫吹嘘自己给赵家运送货物的见闻,也听到酒楼的伙计低声议论李家小姐的美貌和王家公子的纨绔。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散落的拼图,在他的脑海中飞速旋转、归类、拼接。
同时,他也在“看”。观察街道的布局,哪些区域繁华,哪些区域破败;观察那些挂着“赵”、“王”、“李”旗帜的商铺、府邸,留意进出人员的衣着、气度和护卫情况;观察城卫兵的巡逻路线和频率。
几天下来,一幅关于黑岩城的立体图景,逐渐在他脑中清晰起来。
生存法则第一条:认清头顶的天。
黑岩城的天,由三大家族共同撑起,也在他们的阴影笼罩之下。
赵家, 掌控矿脉与兵器锻造。家族子弟多习武,作风强硬霸道,据说与城主府关系密切。其家族标志是交叉的铁锤与矿镐。林风亲眼见过赵家护卫当街鞭笞一个冲撞了车队的小贩,无人敢阻拦。
王家, 垄断了城内近半的药材生意和数条重要商路。家族底蕴深厚,子弟多修文习算,看似温和,实则算计最深。他们的护卫看似不多,但林风注意到,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总有眼神机警的人在巡视。
李家, 以纺织、丝绸起家,近年似乎开始涉足玉石珠宝。家族擅长交际,与各方关系微妙。其家族中女子地位似乎不低,关于李家小姐擅长魅惑之术的流言,在市井间颇有市场。
三大家族盘根错节,共同把持着黑岩城的命脉。他们之间有合作,更有竞争。普通百姓、商户,想要在黑岩城活下去,首要之事就是弄清楚这三家的规矩,以及不要卷入他们之间的争斗。
生存法则第二条:敬畏看不见的力量。
“仙人”的传说,在这座城市里并非虚无缥缈的故事,而是一种切实存在的、令人敬畏的力量。
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林风大致拼凑出:
所谓的“仙人”,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修仙者”或“修士”。他们掌握着吸纳天地“灵气”进行修炼的法门,拥有呼风唤雨、御剑飞行、施展法术的神通,寿命也远超凡人。
而成为修仙者的关键,在于“灵根”。
关于“灵根”,他听到的信息比较模糊,似乎是人体内一种沟通天地灵气的桥梁。灵根有属性之分(常听到金、木、水、火、土),更有优劣之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特工修仙不讲武德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特工修仙不讲武德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