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落定,理念的风暴暂时平息,留下的却是一个遍布裂痕的文明。艾尔温·索恩博士在表决结束后,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但他并未离场,只是沉默地坐在原位,望着屏幕上那行冰冷的“最终评估即将开始”,眼神复杂。
万里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深知,此刻任何对妥协派的清洗或打压,都将彻底撕裂人类本就脆弱的团结,正中那些隐藏在深空中的窥伺者下怀。他走向索恩博士,在全场注视下,伸出了手。
“索恩博士,”万里的声音清晰而平稳,“您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您的谨慎,正是我们这支即将远航的孤舟所需要的‘压舱石’。抗争需要勇气,但盲目的勇气只会导向毁灭。我们……需要您的智慧,来帮助我们规避风险,在正确的航线上前行。”
这不是胜利者的怜悯,而是战略家的胸怀。万里提议,由索恩博士牵头,整合原先妥协派中的理性力量,成立一个独立的“风险评估与战略规划办公室”,直接对最高防御理事会负责。他们的任务,不是阻碍“星火”计划的推进,而是以最挑剔、最审慎的眼光,审视计划的每一个环节,找出潜在的技术风险、资源瓶颈和战略误判。
索恩博士抬起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是深深的动容。他看到了万里眼中毫无作伪的真诚,也看到了那条通往救赎与贡献的道路。他缓缓握住万里的手,声音有些沙哑:“为了……文明的延续。”
这一举动,如同一道强光,驱散了妥协派核心圈层最后的阴霾与对抗情绪。他们没有被边缘化,反而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监督职责。那位曾在内部会议上激烈质问万里的诺贝尔奖得主,在目睹了“盖亚意识”的展现和“最终评估”信息的冷酷后,也公开承认了自己对高等文明“仁慈”的幻想过于天真,并承诺将利用其影响力,协助安抚民众情绪,解释独立抗争路线的必要性与深远意义。
借此契机,人类文明实现了空前的力量整合与精简化。所有残留的地区性权力机构被彻底消化,全球资源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向“星火”联盟集中。
军事上,以韩啸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与“默示录”组织的精锐特工、技术专家完成了深度整合,组建了统一的“太阳系防卫军”。原先各自为政的太空舰队、轨道防御平台、行星防御部队被统一指挥,训练大纲被“伏羲”和“默示录”带来的实战经验彻底优化。征兵标准被提高,但自愿报名的人数却在决议公布后激增,一种悲壮而坚定的氛围在军队中弥漫。
科技与工业领域,“利维坦”级星舰的建造被提升至绝对优先等级。全球工厂依照“伏羲”优化的蓝图三班倒运转,纳米建造机器人如同工蚁般在近地轨道的大型船坞上日夜不休。对“宙斯”遗留科技,特别是那异常的空间聚变核心和微型虫洞的研究被列为最高机密,由万里亲自主抓。同时,对“盖亚意识”的研究也进入了新阶段,试图理解并主动引导这种星球级力量,探寻其在防御和精神层面可能发挥的作用。
而在这一切有条不紊推进的背后,关于秦宇状况的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医疗团队在“伏羲”的协助下,结合对“盖亚意识”连接特性的分析,提出一个大胆的理论:秦宇的意识并非消散或沉睡,而是为了维持“桥梁”的稳定,进入了一种类似“量子叠加”的特殊状态。他的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星球意识产生了深层次的纠缠。
“我们或许无法‘唤醒’他,”首席医疗官向万里汇报时,语气带着一丝兴奋与忐忑,“但我们可以尝试……‘强化’这座桥。利用最新的神经接口和‘伏羲’解析出的意识锚定技术,向秦宇的意识注入经过筛选的、代表人类文明正面情感与坚定意志的信息流,就像给一根脆弱的光纤包裹上强化的护套。这不仅能稳定他的状态,甚至可能……让‘盖亚意识’的反馈变得更加清晰和可控。”
万里批准了这项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项目。当精纯的、汇聚了无数志愿者坚定信念的数据流,首次通过新型接口注入秦宇的脑波时,监测仪器上原本微弱而紊乱的信号,骤然变得强健且富有规律。同时,全球多个生态监测站记录到,地磁活动出现了一次短暂而和谐的波动,仿佛星球本身也随之发出了一声舒缓的叹息。
就在人类文明内部逐渐拧成一股绳,准备迎接未知的“最终评估”时,“伏羲”的深空监测网络,再次捕捉到了那个若隐若现的“收藏家”信号。而这一次,伴随着信号出现的,还有那个经过多次解析、重复出现的、指向太阳系内特定区域的坐标,终于被精确锁定。
它的位置,不在火星,不在小行星带,甚至不在金星或水星的轨道上。
它静静地悬浮在……木星轨道附近,那片充满狂暴气体和强大磁场区域的边缘。
一个从未被人类深入探测过的,潜在的“先行者”遗迹,或者……别的什么,正在那里等待着。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