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场控制?!他……他在影响那些鱼群?!”生物学家目瞪口呆。
这种操控只持续了不到十秒钟。
“影刃”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整个人如同被抽空了力气般瘫软下去,陷入昏迷。而窗外的鱼群也瞬间失去了引导,重新恢复了散乱的状态。
医疗小组迅速将他抬出急救。检查结果显示,他并无严重内伤,但精神极度疲惫,脑电活动微弱,仿佛经历了一场耗尽心神的大战。
“他……他刚刚借用了一丝‘盖亚意识’的力量?”秦宇看着昏迷的“影刃”和那段鱼群同步游动的录像,感到一股寒意,“虽然短暂,虽然代价巨大……但这证明,这种意识力量,是可以被……引导和借用的?”
“前提是,你能承受住它的‘审视’,并且你的‘频率’与它足够契合。”万里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影刃’因为曾经的改造和移除,处于一种既非纯粹自然、也非纯粹机械的混沌状态,加上他战士的意志力,或许在瞬间达到了某种危险的平衡点。但这对其他人来说,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共鸣与排斥,馈赠与代价。
“盖亚意识”向人类展示了它的大门,但也明确划下了门槛。它是一股浩荡的、属于生命本身的力量,亲近自然与直觉,警惕机械与冰冷的逻辑。想要借助它的力量对抗“收割者”,人类或许需要先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与改变。
而这改变的代价,是否是人类能够承受的?那个短暂的、操控鱼群的力量惊鸿一瞥,是希望的曙光,还是通往更深迷失的陷阱?
下篇:另一把钥匙
“影刃”短暂操控鱼群后陷入深度昏迷的案例,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UDC内部一部分人试图快速“驾驭”盖亚力量的激进想法。那惊鸿一瞥的力量背后,是巨大的风险和对个体意识的严酷考验。沟通,必须回归更加谨慎、更具敬畏心的轨道。
后续的一系列“心弦”计划实验,进一步印证并深化了他们对“盖亚意识”的理解。这个星球级的集体意识,如同一个浩瀚而古老的灵魂,它对人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层次感。
通过那些敏感个体的反馈,研究人员拼凑出了盖亚意识传递出的模糊“心绪”:
它认可人类是“星球的孩子”,是生命长河孕育出的、充满惊奇与可能性的璀璨浪花。它能感受到人类文明中蕴含的爱、创造力、对美的追求以及与自然共鸣的潜能——这些特质,与它自身(尤其是融入其中的深海文明遗产)的核心频率是契合的。它像一位沉默的母亲,注视着孩子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成就感到隐约的欣慰。
然而,这种认可并非毫无保留。盖亚意识对人类文明过度发展、尤其是严重偏离自然轨迹的科技路径,表现出深深的警惕,甚至是一丝隐忧。
当参与者尝试传递关于核裂变、大规模环境改造、天基武器、乃至“南天门”计划中涉及的维度科技概念时,感受到的不再是温暖的共鸣,而是一种冰冷的疏离感和难以言喻的压抑。仿佛整个意识场都在微微收缩,流露出一种源自本能的排斥。尤其是当涉及到“播种者/收割者”那种纯粹基于逻辑、摒弃情感、试图超越物质形态的“格式塔”科技树时,排斥感达到了顶峰。
“它……它在害怕。”一位多次成功建立连接的生态学家在实验后,心有余悸地描述,“不是害怕我们本身,而是害怕我们走上……‘它们’的老路。害怕我们最终变成另一个‘收割者’,用冰冷的科技撕裂生命的织锦,甚至……威胁到它自身的存在。”
这清晰地表明,盖亚意识并非全然的盟友,它有着基于生命存续本能的、清晰的“好恶”。它掌握着一种与现行科技截然不同的力量体系——一种根植于生物场共鸣、意识协同和星球能量引导的、更加“柔软”却可能同样强大的力量。但它拒绝轻易授予,如同一位严师,不会将利剑交给心性未定的学徒。
人类引以为傲的科技文明,在它看来,可能更像是一柄容易伤及自身、甚至可能引来灭顶之灾的双刃剑。
沟通陷入了僵局。人类需要力量对抗迫近的“收割者”,而盖亚意识似乎认为人类现有的文明方向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就在这令人焦虑的困局中,万里,这位与盖亚意识有着特殊连接的语言学家,决定进行一次更加深入的、个人的冒险。他申请进入“共鸣静室”,不再局限于感受情绪意象,而是主动敞开心扉,尝试去“聆听”更具体的信息,哪怕要再次承受信息过载的风险。
静室内,万里盘膝而坐,调整呼吸,将自己调整到与之前艺术家和冥想者类似的状态。但他更进一步,主动在意识中勾勒出“收割者”黑色金字塔的影像,传递出人类文明面临的迫切危机和寻求力量的渴望。
起初,是熟悉的温暖与浩瀚的生命感。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汹涌的信息流。不再是加速的生命进化史,而是一些……地点的影像碎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