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在被迫走向“格式塔”融合之前,或许已经预见到了这条道路的弊端——失去个体性、情感、创造力,变成一种冰冷的、永恒但或许也已停滞的集体意识。因此,它们在地球这个相对偏远、未被战火完全波及的“花园”里,埋下了自己的“火种”。它们将自身最原始的、未被“格式塔”理念污染的基因蓝图,融入到了地球生命的演化长河中,期待着在无数年后,能诞生出继承它们部分特质,但走上了完全不同进化道路的“继承者”。
而“播种者”,那些当年背叛了同胞、选择了“格式塔”道路的“先行者”后裔,它们或许在漫长的岁月后,察觉到了这个“基因花园”的存在,察觉到了这份潜在的“遗产”。它们的心情必然是复杂的。一方面,它们视独立意识的“火种”为潜在的威胁,是当年那场“大背叛”的活体证据,必须严密监控,必要时予以清除(这解释了历史上的多次文明断层和物种灭绝)。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对自身选择的“格式塔”道路产生了某种怀疑或遇到了瓶颈,它们渴望得到“先行者”可能留下的、关于其他可能性的知识,以此来补完甚至超越自身。
所以,它们“播种”,它们观察,它们筛选。它们既像是在寻找失落的宝藏,又像是在警惕可能复燃的星火。
“清理者……”秦宇喃喃道,“它们守护火星遗迹,禁止探查,是为了掩盖这段历史,防止‘火种’知晓自己的真正身份和起源,从而……觉醒?”
“很有可能。”万里闭上了眼睛,仿佛不愿再去看那残酷的真相,“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剧本里,从起源到兴衰……而编剧,是我们祖先的……背叛者。”
就在地球的“烛龙”本部被这沉重的真相压得几乎窒息时,火星前线,那场与时间和“清理者”赛跑的隐秘行动,迎来了决定性的突破。
……
火星,N-22区域边缘。
那艘被“清理者”飞行器强行“静默”的巨型残骸,如同死去的巨鲸,匍匐在红色的荒漠上。深灰色的“清理者”如同守墓的石像鬼,依旧悬浮在上空,冰冷的感知笼罩着整个区域。
然而,在残骸内部,未被“清理者”完全关注的、更加深邃和隐蔽的次级结构层中,那支人类-“守护者”联合小队,并未完全撤离。
在第一次潜入、遭遇“清理者”反应并紧急撤离时,“山猫”凭借其顶尖侦察兵的直觉和装备,在混乱中于残骸内部一个相对安全的岔路口,秘密部署了几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被动式信号中继器和环境传感器。这些微型设备几乎不散发任何能量特征,依靠收集环境中的微弱振动和辐射差来维持最低限度的运作,并将其采集到的数据,以及其缓慢和隐蔽的速率,发送到小队预留在外围的一个隐蔽数据缓存点。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眼睛”,在“清理者”对残骸主体进行“静默”处理后,传回了一段异常的数据。
在残骸深处,一个因为结构坍塌而被掩埋、似乎并未被“清理者”的静默场完全覆盖的区域,检测到了微弱的、周期性的能量循环信号。这种信号模式,与之前那个大脑化石发出的脉冲截然不同,它更稳定,更内敛,更像是一种……维持系统或者待机状态的信号。
“‘烛龙’,这里是‘山猫’,我们收到了‘哨兵’传回的异常信号。坐标已标记,位于我们首次潜入路径的西南侧下方约一百五十米处,一个被部分掩埋的独立舱室。信号特征显示,那里可能存在一个未被完全关闭或破坏的独立系统。”
消息传回“鲲鹏一号”和地球,立刻引起了高度重视。
“这可能就是关键!”秦宇在接到报告后,精神一振,“‘清理者’静默了主体,但可能遗漏了某个备份或者隐藏的核心!”
获得授权后,联合小队再次行动。这一次,他们更加小心,路线也更为迂回。他们利用残骸内部复杂的地形和“清理者”注意力集中在主体区域的盲区,如同潜行的鼹鼠,花了数个小时,才艰难地抵达了目标区域。
那里确实是一个被巨大金属构件和岩土掩埋了大半的独立舱室。舱门的材质与舰体其他部分不同,呈现出一种暗哑的银色,上面雕刻着更加复杂、精细的神经树与星辰符号。门体紧闭,严丝合缝,仿佛从未被开启过。
“扫描显示,门后空间结构完整,能量循环信号就是从里面发出的。”“夜鹰”报告道,“但是门禁系统……完全无法识别。没有任何物理接口或能量接口符合已知标准。”
“尝试物理切割?”“山猫”提议。
“不建议。”“守护者”机器人立刻分析,“门体材质未知,能量签名显示其内部蕴含高强度防护场,强行破坏可能触发自毁机制,或者再次引起‘清理者’的注意。”
就在小队一筹莫展之际,“守护者”机器人将其多光谱扫描仪聚焦在了门体中央一个不起眼的、微微凹陷的区域内。那里没有任何按钮或锁孔,只有一片光滑的、带着细微生物纹理的区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