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的瞳孔微微收缩,他凝视着屏幕上那个不断闪烁的、代表威胁来源的红色光标,缓缓直起身。
“苍穹之眼”点亮的第一批蜡烛,没有照亮温暖的壁炉,而是映出了一扇悄然开启的、通往未知深渊的大门。而那门后的存在,似乎已经不耐烦地,开始活动手脚。
那规律性重复的微观时空褶皱,如同一声声来自黑暗深处的、冰冷的敲门声。
---
中篇:铁幕裁决
柯伊伯带外围那规律性脉动的时空褶皱,像一柄无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心头。猜测被证实,威胁已定位,恐慌如同病毒般在知情者中悄然蔓延,但更强烈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苍穹之眼”看到了威胁,现在,需要的是能斩断威胁的利刃。
仅仅在异常信号确认后的四十八小时,全球防御理事会召开了连续第三次紧急会议。全息投影中,万里的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锐利如刀。
“‘苍穹之眼’已经为我们赢得了预警时间,但这远远不够。”他的声音透过网络,清晰地传达到每一位代表耳中,“我们捕捉到的,可能是引擎的预热,是武器的充能,甚至可能只是一次例行自检。但无论如何,这都意味着一个掌握着维度科技的、意图不明的实体,就在我们家门口。我们不能再以单纯的监视来应对。”
他身后的星图再次变幻,地月空间的那张传感器网络外围,开始浮现出更多、更密集的红色光点。它们不再温和,而是带着棱角分明的攻击性。
“我正式提议,并请求授权,立即启动‘天网计划’二期工程——‘铁幕’。”万里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将在地球同步轨道、拉格朗日点乃至月球轨道等所有战略要冲,部署总数超过三万颗的微型化、智能化攻击卫星平台,代号——‘裁决者’。”
会场响起一阵低沉的议论声。
“每一颗‘裁决者’,”万里提高了音量,压过议论,“都将是一个独立的战斗节点。它们装备有超高速动能穿透 rod、可变焦距高能激光矩阵,以及尚处于实验阶段但威力巨大的粒子束投射器。更重要的是,它们将由‘伏羲’量子网络互联,共享‘苍穹之眼’的数据,具备在极短时间内自主识别、威胁评估、并发动攻击的能力。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张覆盖内太阳系的、能够对任何未经授权闯入的实体,实施‘即时发现、即时裁决、即时打击’的绝对防御之网!”
“绝对防御?还是绝对挑衅?”一位欧洲区的代表提出质疑,“如此庞大的武器系统部署,会不会反而激怒那个未知文明?而且,将攻击权限下放给人工智能,风险是否可控?”
“当别人的刀已经架在脖子上,讨论是否激怒对方是毫无意义的。”万里冷静地反驳,“至于风险,‘铁幕’系统的最终攻击指令仍需人类授权,但在通讯可能被切断的极端情况下,预设的自主防御程序是我们唯一的生机。这是文明生存的概率学。”
生存的概率学。这个词压倒了所有犹豫。在压倒性的表决通过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轨道武器部署计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展开。
全球的军事工厂开足马力,纳米级精密制造和模块化组装技术被运用到极致。成千上万个“裁决者”平台在自动化流水线上诞生,它们体积小巧,形态各异,有的像收起翅膀的猎鹰,有的像布满镜面的多面体,有的则只是毫不起眼的黑色立方体,内部却蕴藏着毁灭性的力量。
发射任务几乎成了日常。天空不再宁静,运载火箭的尾迹时常划破黎明或黄昏。太空中,工程舰船忙碌穿梭,如同工蜂般将这些致命的“蜂刺”精准安置在预设的轨道节点上。
数月后,“铁幕”系统初步成型。数以万计的“裁决者”卫星在寂静的真空中悄然运行,它们的光学传感器冰冷地扫视着深空,武器接口处的保护盖已然打开,随时准备喷吐死亡的火焰。
为了检验这套庞大系统的实战能力,一场代号“利剑出鞘”的全系统实战演练在绝对保密状态下展开。演练模拟了多种入侵 scenario,从高速小型探测器到伪装成陨石的大型攻击平台。
指挥中心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万里和众多高级军官、技术人员紧盯着大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裁决者”们的动态。演练初期,系统表现完美。“苍穹之眼”精准定位假想敌,“裁决者”们响应迅捷,攻击协调有序,模拟目标在短时间内被一一“摧毁”。
“最后一项测试,”演练总指挥沉声道,“模拟高价值目标突防,测试‘裁决者-1174’号的极限反应与自主攻击指令。”
屏幕上,一颗编号1174的“裁决者”卫星锁定了最后一个、也是速度最快的一个模拟目标——一道代表超高音速入侵者的红色轨迹。按照程序,它将在目标进入最佳射程后,毫不犹豫地发射其搭载的动能武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