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琛归队后没几天,一封盖着省农科院和县农业局红戳的正式通知就寄到了红星大队。苏念晚被正式录取参加明年开春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学习时间为期两个月,地点在省城。
消息传开,整个红星大队都轰动了。去省城学习!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意味着公家认可了苏念晚的能力,要重点培养她!
沈建国拿着通知书,手都有些抖,连说了三个“好”字!张伯捻着胡须,满脸欣慰:“晚晚,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去了好好学,把真本事带回来!”
李桂芹更是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一边念叨着“我儿媳妇就是争气”,一边就开始琢磨该给苏念晚准备些什么行李。队里相熟的人家,比如春花媳妇、王婶子她们,也都纷纷上门道喜,言语间满是羡慕和祝福。
当然,也少不了酸溜溜的议论。孙小云在自家院子里,听着隔壁的热闹,心里像有二十五只老鼠在抓,百爪挠心,对着自家男人沈墨林抱怨:“哼,不就是去省城学习嘛,有什么了不起!说不定是走了谁的门路呢……”
沈墨林闷头抽着旱烟,懒得理她。
作为当事人的苏念晚,激动之余,更多的是对未知学习的期待和一丝离家的不舍。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要长时间离开红星大队,离开沈家,离开……他。
出发的日子定在正月二十,离现在还有不到一个月。日子在紧张的筹备中过得飞快。李桂芹几乎翻遍了家里的箱柜,把攒下的最好的布票、棉花票都拿出来,说要给苏念晚做一身像样的新棉袄,省城冷,不能冻着。沈老爹则默默地把家里那口旧樟木箱子重新刷了桐油,晾晒得干爽透亮,给她装行李用。
苏念晚自己也忙着交接小组的工作,把接下来两个月药圃的管理、服务点的运行、以及可能有的零散订单都详细地跟张伯和几个核心组员交代清楚。大家都让她放心,保证把摊子看好。
这天晚上,苏念晚在灯下整理要带的学习用品和那几本已经被她翻得有些卷边的医药书。沈墨琛这次没有像往常那样看书或者擦拭器械,而是坐在她对面,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和钢笔,似乎在列单子。
苏念晚有些好奇,探头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全国粮票、介绍信(备用)、常用药品、手电筒、电池、针线包、红糖……
竟然是在帮她梳理需要带的物品清单!他写得认真,字迹一如既往的刚劲有力。苏念晚看着他那专注的侧脸,心里像是被温水泡过一样,软得一塌糊涂。
“这些……我都想着呢。”她轻声说。
沈墨琛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在“红糖”后面又添了“生姜”二字,才道:“省城风气不同,凡事多留心。遇到难处,找带队干部,或者……给我打电话。”他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叠好的纸条,推到她面前,“这是我们单位传达室的电话,紧急情况可以打。”
苏念晚拿起那张还带着他体温的纸条,小心地展开,上面是一串数字和他的名字。这年头,电话是极其稀罕的通讯方式,他给出这个,意味着给了她一条紧急情况下的求助通道。这份细心和担当,让她鼻尖微微发酸。
“嗯,我记住了。”她将纸条仔细收好,贴身放着。
沈墨琛看着她小心翼翼的动作,目光柔和。他沉默了片刻,又从旁边拿过一个军绿色的、半新的帆布挎包,递给她:“这个,结实,能装。路上用。”
苏念晚接过挎包,发现里面已经放了一些东西:一包独立包装的饼干,几颗水果糖,甚至还有一小盒崭新的万金油。都是他默默为她准备的。
“谢谢……”除了这两个字,她不知道还能说什么来表达此刻心中的澎湃。
【叮!检测到宿主获得重要学习机会,人生轨迹提升。触发阶段性任务“学成归来”。要求:顺利完成省城培训,掌握核心技能,考核优秀。奖励:积分+300,【技能·融会贯通】状态(大幅提升知识吸收与实践转化效率),稀有药材种子x3。】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任务奖励前所未有的丰厚,也让苏念晚更加明确了此行的目标。
出发的前一晚,李桂芹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既是饯行,也提前庆祝元宵节。沈老爹难得地也喝了一小盅酒,反复叮嘱苏念晚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沈墨琛话依旧不多,但不断将她爱吃的菜挪到她面前。
夜里,苏念晚最后检查了一遍行李。樟木箱子里装着新棉袄、换洗衣物;帆布挎包里放着学习资料、生活用品和他准备的零零碎碎。东西不多,却塞满了家人的关爱和不舍。
她摸着那结实的帆布挎包,看着桌上那盏为他亮着的煤油灯,心中充满了对前路的期待,也萦绕着对身后这个家的深深眷恋。
喜欢七零娇妻,兵哥的掌心宠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七零娇妻,兵哥的掌心宠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