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院子里,苏念晚教完编织后,将系统奖励的那套符合时代特征的便携编织工具——几把打磨光滑、手感极佳的竹制勾针、梭子和压板——混入自己的工具篮里,并不显山露水。她继续利用闲暇时间,用换来的和自家采集的柳条、荆条,编织了几个结实又略显精巧的提篮、篓子,除了自家用,还送了李婶子和张婶子各一个,乐得两人合不拢嘴,直夸她手巧心善。
沈家的自留地里,那些经过系统优选和苏念晚精心照料的菜苗,长势越发喜人,绿意盎然,在周遭一片才刚冒头的菜苗中,堪称“鹤立鸡群”,成了村里一道小小的风景线,引来更多羡慕和请教的目光。苏念晚并不藏私,有人来问,她便大大方方地分享一些普通的田间管理心得,比如勤除草、适时松土、合理间苗等等,至于系统优化的部分,自然隐去不提。即便如此,也足以让前来请教的村民受益匪浅,对她更是感激。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一丝微妙的波澜在沈家内部悄然泛起。
源头在赵秀娥。她看着苏念晚越来越受村里人尊敬,连带着婆婆王秀英对苏念晚也是赞不绝口,几乎言听计从。虽然苏念晚对她这个嫂子一直尊重有加,有什么好东西也从不忘了她,教她手艺更是尽心尽力,但赵秀娥心里那点属于长媳的、隐隐的优越感和潜在的危机感,还是在不经意间冒了头。
尤其这天,苏念晚用之前攒下的布票和沈墨琛寄回来的钱,给王秀英扯了一块质地不错的深灰色布料,说要给婆婆做一身春天穿的新衣裳。赵秀娥在一旁看着,心里顿时有些不是滋味。她嫁进沈家这么多年,操持家务,生儿育女,自认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婆婆似乎从未主动提出要给她做身新衣裳。虽然她知道,这布料是苏念晚自己“挣”来的(通过以物易物和沈墨琛的津贴),但对比之下,落差感还是让她心里酸溜溜的。
下午干活时,赵秀娥便有些提不起劲,跟苏念晚说话也带着点若有若无的别扭,不再像之前那样热络。
苏念晚何等敏锐,立刻察觉到了大嫂情绪的变化。她略一思忖,便猜到了七八分。她并没有点破,也没有刻意讨好,而是在傍晚做饭时,笑着对赵秀娥说:“大嫂,今天咱们做点新鲜的。我前两天跟人换了点麦芽糖和面粉,想着试试看做点鸡蛋糕给明珠和妈尝尝,你也帮我搭把手?听说你揉面是一把好手。”
鸡蛋糕?这在七十年代的农村可是稀罕物!赵秀娥愣了一下,心里的那点别扭被好奇取代:“鸡蛋糕?那玩意儿金贵着呢,咱能做?”
“试试看嘛,我大致知道个方子。”苏念晚笑道,她前世是美食博主,做鸡蛋糕是基本功,只是穿越后条件所限一直没尝试。现在有了点积累,便想改善一下家人的生活。
她让赵秀娥负责揉面,自己则小心地处理仅有的几个鸡蛋和珍贵的麦芽糖。没有现代打蛋器,她就用几根筷子拼命搅打,手腕酸麻也坚持着,直到蛋液变得蓬松发白。赵秀娥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和额角细密的汗珠,再看看那明显是下了血本的食材,心里那点酸意不知不觉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家人一起做好东西”的参与感和期待。
当混合着蛋香和麦芽甜香的气息从厨房弥漫开来时,连在屋里休息的王秀英都忍不住走了出来。小小的土烤箱(苏念晚根据记忆和系统知识指导沈墨林垒的)打开,金黄油润、蓬松柔软的鸡蛋糕呈现在眼前,虽然不如后世蛋糕店卖得精致,但在此时此地,已是无上的美味。
苏念晚将第一块吹凉了的蛋糕递给王秀英:“妈,您尝尝。”第二块则自然递给了赵秀娥:“大嫂,辛苦了,你也快尝尝。”
赵秀娥接过那松软的蛋糕,咬了一口,香甜的滋味在口中化开,看着苏念晚真诚的笑脸,再想起自己之前那点小心思,脸上不禁有些发烫。她嘟囔着:“念晚,你这手真是……啥都会做。”语气里早已没了之前的别扭,只剩下佩服和一丝惭愧。
苏念晚仿佛没看出她的尴尬,笑着说:“主要是大嫂面揉得好,火候也帮我把控得好。以后咱们条件好了,经常做给家里人吃。”
王秀英吃着蛋糕,看着两个儿媳和睦的样子,心里跟明镜似的,笑着说道:“都好,你们妯娌俩都好!咱们家现在和和美美的,比吃啥都强!”
这番小小的风波,在苏念晚的智慧和一碗水端平的处事方式下,悄然化解。赵秀娥那点微妙的心理失衡,被更实在的亲情和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成就感所取代,妯娌关系反而因此更加牢固。赵秀娥心里暗下决心,以后绝不能听风就是雨,要死心塌地跟着念晚干!
是夜,苏念晚进入系统空间,查看那个“澄清迷雾”的线索提示。“关键人物可能存在于原主父母当年所在的知青点或返城审批相关部门。” 知青点……她记得红星大队本身就有知青点,不知道当年父母是否在此插队?还是去了别处?看来,需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去打听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七零娇妻,兵哥的掌心宠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七零娇妻,兵哥的掌心宠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