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而行业的巨变,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则是一场无法预知的寒潮。
就在复盘会和数据风波过去不到两周,一则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通知,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在互联网科技圈炸响。旨在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新规出台,精准地覆盖了“奇点科技”赖以起家和发展的核心业务领域。
几乎是一夜之间,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曲线应声折断,如同被冻僵的蛇。资本市场反应迅速且残酷,公司股价连续数日暴跌,绿得人心里发慌。
压抑的气氛开始像病毒一样在公司内部蔓延。茶水间里的欢声笑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员工们交换着忧虑眼神和压低声音的讨论。每个人的脸上都仿佛刻着两个字:迷茫。
这天上午,一封来自董事会的全员信以加粗标红的形式,出现在了每个人的邮箱里。标题冰冷而直接——《关于启动“降本增效”专项工作的指导意见》。
信中措辞严谨,但核心意思明确得让人脊背发凉: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保障长期健康发展,要求全公司范围内,开源节流,优化组织结构,提升人效比。
“优化组织结构”,这六个字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悬在了每一个“成本中心”员工的头顶。
下午两点,所有部门负责人被召集到大会议室,参加由谢鼎主持的紧急会议。
陆凡走进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平日里几个活跃的销售总监此刻也沉默地坐在那里,盯着面前的笔记本,面无表情。他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感受到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谢鼎准时步入会场,依旧是西装革履,头发一丝不乱。但今天,他脸上那惯有的、仿佛永不褪色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痛与凝重混合的表情。他走到主位,没有寒暄,直接开门见山。
“各位,董事会的邮件,想必大家都已经看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压迫感,“形势,非常严峻。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关乎公司的生死存亡,也关乎在座每一位的切身利益。”
他用了将近半个小时,详细解读了政策的影响,分析了公司面临的财务压力,语气一次比一次沉重。投影幕布上那些断崖式下跌的曲线图和鲜红的负增长百分比,像一块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上。
“……所以,‘降本增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当前唯一的选择,是必须坚决执行到底的政治任务!”谢鼎斩钉截铁地说道,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像是在检阅一支即将奔赴绝境的军队。
然后,他话锋一转,进入了最核心,也最让人心悸的部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管理层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启动新一轮的‘组织优化’工作。”他刻意放缓了语速,确保每个字都清晰地钻进所有人的耳朵里,“各部门负责人,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新审视团队的人员结构和效能产出。对于那些……嗯,绩效表现持续不达预期,或者其技能与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存在偏差的岗位和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调整。”
他没有直接说“裁员”,但“组织优化”、“梳理调整”这些词汇,在当下的语境里,比任何直白的话语都更具威胁性。
“具体的优化比例和名单,”谢鼎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我会后续与各位单独沟通。原则只有一个:一切以公司生存和发展为重!希望各位能够理解,并且……坚决执行。”
会议在一种近乎悲壮和恐慌的沉默中结束。各部门负责人面色凝重地鱼贯而出,没有人交谈,每个人都仿佛怀揣着一个即将引爆的炸弹。
陆凡随着人群走到门口,身后却传来了谢鼎的声音:“陆凡,你留一下。”
陆凡脚步一顿,心里那根早已绷紧的弦,被猛地拨动了一下。他转过身,看到谢鼎已经坐回了主位,正用一种难以言喻的眼神看着他。
其他人识趣地快速离开,并轻轻带上了会议室的门。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以及空气中尚未散去的压抑。
谢鼎没有立刻说话,他拿起桌上的保温杯,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水,仿佛在欣赏陆凡沉默站立的样子。过了足足一分钟,他才放下杯子,脸上重新挂起那种陆凡无比熟悉的、伪善的关切表情。
“陆凡啊,”他叹了口气,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坐。”
陆凡在他对面的椅子坐下,静待他的表演。
“最近,压力很大吧?”谢鼎身体前倾,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技术部任务重,你又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我听说,为了‘灵境计划’,你又带着团队熬了好几个通宵?”
陆凡没有接话,他知道这只是开场白。
“唉,我是很看好你的能力的。”谢鼎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意味深长,“有技术,有拼劲,是公司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啊……”他拖长了语调,“有时候,一个人能不能走得更远,不仅仅看能力,更要看……思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巨人的觉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巨人的觉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