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璘:南宋最牛,把金兀术打成心理阴影
第一章 从替补队员金牌辅助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静宁)的吴家长子吴玠刚学会走路,老二吴璘就赶着趟儿出生了。这兄弟俩打小就跟别人家孩子不一样,别的娃玩竹马,他俩拿木棍互殴;别的娃读《论语》,他俩偷偷练摔跤。邻居常劝吴家老爹:让娃们学点正经的吧,总打架将来要闯祸的。老爹却捋着胡子笑:这叫实战演练,懂啥?
谁也想不到,这俩问题少年后来成了南宋的西北双璧。
吴璘的青春期比哥哥坎坷。吴玠十五岁参军时,吴璘才十岁,只能蹲在城墙上看哥哥骑马耍枪,边看边啃干馍:哥,等我长大了,肯定比你杀的金兵多!吴玠回头扔给他一个头盔:先能扛动这玩意儿再说。
宣和年间,西夏人又来犯边,吴璘终于如愿参军。可他运气不好,刚入伍就被分到后勤队,天天扛粮草、喂战马。有次部队转移,他牵着马走在队伍最后,听见前面传来厮杀声,扔下缰绳就抄起扁担往前冲。等他把一个西夏兵揍得鼻青脸肿,才发现自己跑错了方向——那是友邻部队在演习。
这事让他在军营火了,大家都叫他扁担战神。吴玠听说后,把他调到自己麾下当亲兵。别人都以为这是走后门,吴璘却用实力打脸:每次侦查他都第一个爬上山头,每次攻城他都第一个架云梯,身上的伤疤比军功章还多。有次他率小队奇袭敌营,回来时战袍上全是血,吴玠骂他不要命,他却咧嘴笑:哥,你看我缴获的金兀术帅旗边角料,能做个荷包不?
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大举南下,宋高宗赵构跑得比兔子还快。吴玠、吴璘兄弟在陕西战场孤军奋战,别人都劝他们撤退,吴璘却指着地图说:这里是蜀地门户,丢了咱就成亡国奴了。他跟哥哥合计出梯次防御战术:敌人来攻,先派小队骚扰,再用弓箭伺候,最后精锐突袭。这套打法后来成了金军的噩梦。
第二章 和尚原之战:把金兀术打成独眼龙
绍兴元年(1131年),金兀术带着十万大军杀向和尚原。这地方地势险要,就一条窄路能走,吴璘跟哥哥说:这简直是为金兀术量身定做的挨揍场
战前准备时,吴璘干了件奇葩事:他让人把军中所有的酒坛子都收集起来,装满石头,沿着山路摆了一溜。士兵们纳闷:将军,这是要给金兵送酒喝?吴璘笑了:等会儿让他们尝尝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厉害。
金兀术果然中计,大军挤在窄路上慢慢挪。吴璘一声令下,滚石、箭雨、酒坛子(装石头的)铺天盖地砸下来。金兵被砸得哭爹喊娘,前头的想退,后头的还在往前挤,乱成一锅粥。金兀术气得哇哇叫,亲自擂鼓督战。
吴璘瞅准机会,带着背嵬军(南宋精锐)从侧面冲下去。他手里的枪跟长了眼睛似的,专挑金兵将领扎。混战中,他看见一个戴金盔的家伙在指挥,猜是金兀术,策马就冲过去。金兀术吓得拔刀就砍,吴璘侧身躲过,一枪挑飞他的金盔,顺带划伤了他的脸颊。
这一战打了三天三夜,金军死伤惨重。金兀术突围时,被吴璘安排的弓箭手盯上,一箭射中他的左眼。虽然没瞎,但留下个大伤疤,从此成了独眼龙。据说金兀术回去后,每次洗脸摸到伤疤就骂:吴璘那小子,我跟他没完!
战后清点战利品,吴璘发现了金兀术的帅旗,上面还沾着血迹。他让人把帅旗挂在营门口,派人去金营喊话:兀术兄,你的旗子落这儿了,要不要送回来?气得金兀术当场晕了过去。
有次部下问吴璘:将军,您就不怕金兀术报复?吴璘指着自己的枪说:他来一次,我就给他添个伤疤。等他全身都成筛子了,自然就不敢来了。
第三章 仙人关大战:给金军送火锅套餐
绍兴四年(1134年),金兀术带着复仇大军又来了,这次目标是仙人关。他学聪明了,带了好多攻城器械,还扬言要活剥吴璘。
吴璘早有准备,他跟哥哥在关前修了两道防线,还搞了个高科技武器——抛石机。这玩意儿能把几十斤重的石头扔到几百步外,吴璘给它起名叫送你上西天牌快递。
战斗打响后,金军先用云梯攻城,吴璘让人往下扔火油包(浸透油脂的棉絮点燃),金兵被烧得像烤全羊。金兀术又派重甲骑兵冲锋,吴璘笑着说:来得好,给他们上火锅套餐
所谓火锅套餐,是吴璘的发明:先在地上挖壕沟,填上柴草,撒上硫磺,敌军一来就点火,再用弓箭射。金军骑兵冲进壕沟,战马受惊乱蹦,士兵被烧得嗷嗷叫,跟掉进火锅里似的。
打了七天七夜,金军没占到半点便宜。吴璘见时机成熟,亲率敢死队夜袭敌营。他让人都戴上白毛巾当记号,摸到金营里见人就砍。金兀术正在帐篷里喝酒解气,听见外面喊杀声,光着脚就跑,连玉带都跑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书虫眼中的历史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书虫眼中的历史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