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东汉版“特种兵”的逆袭之路
第一章 开局有点“渣”,全靠后期开挂
如果给东汉开国名将搞个“黑历史排行榜”,岑彭大概率能挤进前三。这哥们早年的履历,说好听点叫“审时度势”,说难听点就是“职场跳跳虎”——今天跟这个老板,明天投那个大哥,比现在年轻人换工作还勤快。
岑彭早年在南阳郡当差,职务是“棘阳县长”。这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可他刚上任没多久,就遇上了刘秀的哥哥刘演带着起义军打过来。岑彭也是个实在人,带着县里的兵丁就上去硬刚,结果被揍得鼻青脸肿,连县城都丢了。按说这时候投降也算识时务,可他偏不,带着残兵跑到附近的宛城接着守,大有“在哪跌倒就在哪躺平…啊不,在哪战斗”的架势。
更搞笑的是,宛城被围得水泄不通,城里粮食都吃光了,老鼠都被炒成了“硬菜”,岑彭还在咬牙坚持。最后实在撑不住了,他跟起义军谈判:“让我投降可以,但得先保证城里老百姓的安全。”对方答应后,他才开城投降。可刚投降没多久,他原来效忠的王莽政权就垮台了,新老板更始帝的部下又想杀他,多亏刘秀的哥哥刘演力保,才捡回一条命。
这波操作下来,岑彭算是把“反复横跳”的名声坐实了。就像职场上那个刚跟领导吵完架,转头又给领导端茶倒水的同事,周围人看他的眼神都带着点“这小子有点东西,但不多”的意味。
第二章 遇刘秀:从“问题员工”到“王牌干将”
岑彭的人生转折点,是遇上了刘秀。这俩人的相遇,颇有点“千里马遇上伯乐,但千里马先踢了伯乐一脚”的意思。
当时刘秀被更始帝派到河北招抚,岑彭因为跟更始帝的部下合不来,也跑到了河北,投奔了一个叫韩歆的军阀。后来刘秀打过来,韩歆吓得准备投降,岑彭却劝他:“刘秀虽然现在势大,但咱们再撑撑,说不定有转机呢?”结果韩歆没听,还是投降了。刘秀见到岑彭,想起他当年跟自己哥哥作对的事,心里有点不爽,就故意问韩歆:“这就是当年死守宛城的岑彭?”岑彭也是个机灵人,赶紧表态:“当年各为其主,身不由己。现在见到您,才知道什么是真命天子,我愿意为您效犬马之劳!”
这番话算是说到了刘秀心坎里。刘秀这人,别的不说,识人用人的本事是真强。他看出岑彭是个打仗的好苗子,不仅没计较过去的恩怨,还让他跟着自己混。岑彭也不含糊,立马就立了一功——劝降了自己原来的老部下,帮刘秀收编了一支队伍。
从这开始,岑彭就像开了挂一样,在刘秀手下一路“升级打怪”。他先是跟着刘秀平定河北,把那些不服管的军阀收拾得服服帖帖。有一次,刘秀被敌军包围,情况危急,岑彭带着一队精兵,像“特种部队”一样杀开一条血路,把刘秀救了出来。刘秀拍着他的肩膀说:“岑彭啊,你这本事,不去当保镖可惜了!”
岑彭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能打硬仗,还特别会用计谋。就像玩游戏时,别人还在埋头砍怪,他已经开始研究副本攻略了。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硬拼,什么时候该智取,什么时候该劝降,把“能动手就别吵吵,但吵吵能解决就不动手”的原则贯彻得淋漓尽致。
第三章 南征北战:东汉版“闪电战”创始人
刘秀称帝后,岑彭成了南征的主帅,负责收拾那些割据南方的军阀。这一阶段,他把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到了极致,打了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胜仗,堪称东汉版“闪电战”创始人。
当时南方最厉害的军阀是在蜀地称帝的公孙述和在荆州一带的田戎。岑彭先拿田戎开刀。田戎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布下重兵,还在长江上搭了浮桥,想凭险据守。岑彭一看,这不行啊,硬闯损失太大。他半夜带着一支突击队,偷偷摸到上游,顺着江水往下漂,天亮时突然出现在敌军阵地后面,一阵猛攻,把田戎的军队打懵了。田戎怎么也没想到,岑彭居然玩起了“水上特种兵”战术,吓得连夜跑路。
收拾完田戎,岑彭又把目标对准了公孙述。公孙述在蜀地经营多年,仗着蜀道难,以为能高枕无忧。岑彭却不按常理出牌,他先是派一部分兵力在长江上游大张旗鼓地造船,假装要从水路进攻,吸引公孙述的注意力,然后自己带着主力,偷偷从陆路绕到敌军背后,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波操作,把公孙述气得直跳脚,在朝堂上大骂:“岑彭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他是不是偷看了我的军事部署?”其实哪用偷看,岑彭早就把他的心思摸透了——你以为我要打A,我偏打B;你以为我要从东边来,我偏从西边绕。就像下棋时,对手以为你要跳马,结果你直接出车将军,让人防不胜防。
第四章 劝降技能点满:不战而屈人之兵
岑彭不光会打仗,劝降的本事也是一绝。他深知“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的道理,能不动手就尽量不动手,堪称东汉版“和平使者”——当然,前提是对方识时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书虫眼中的历史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书虫眼中的历史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