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首页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不宋 大夏第一假太监 争霸异世之百族混战 大周王侯 诸葛重生,熬死司马老贼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1627崛起南海 波旁之主 诸天大明联盟 明末不求生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章 农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农家:田埂上生长的治国哲学,被历史遗忘的泥土派思想家

在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里,农家绝对是最接地气的存在。当儒家在朝堂讲仁义,道家在山林谈逍遥时,农家这群人正挽着裤腿、扛着锄头,蹲在田埂上研究怎么种出高产粮食。他们是古代的农业科学家、农民代言人,更是试图用农耕智慧改写社会规则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曾与儒墨并称的流派,虽然后世逐渐沉寂,却在中华文明的基因里种下了以农为本的种子。

一、农家的诞生:从锄头下长出的治国方案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普及让农业迎来大发展,但与此同时,贵族奢靡、战乱频繁,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有一群人看不下去了——他们来自田间地头,深知粮食是立国之本,农民是社会根基。于是,农家学派应运而生,扛起了为农民发声的大旗。

农家的核心主张简单粗暴:一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他们认为,只有让百姓吃饱饭、种好地,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种泥土里的哲学,虽然没有儒家的华丽辞藻,也不如法家的权谋机变,却切中了乱世最迫切的需求。

二、农家思想:一部古代版《农业全书》

农家的理论,堪称古代农业社会的生存指南:

- 重农主义:粮食才是硬道理

农家高喊民以食为天,主张把农业放在国家战略首位。许行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意思是君主也该下地干活,与百姓同甘共苦。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相当于掀了贵族的饭桌!

- 科学种植:最早的农技专家

农家钻研土壤改良、节气规律和农具革新。他们发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提倡用绿肥和粪便施肥;总结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产规律,比现代的农业日历早了两千多年。

- 平均主义: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农家反对土地兼并,幻想建立一个人人耕地、自给自足的乌托邦。他们批判商人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认为这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这种朴素的社会主义思想,放在今天都不过时。

三、农家天团:从农民到思想家的逆袭

许行:下地干活的农民哲学家

许行是农家的代表人物,堪称古代版袁隆平+马克思。他带着弟子几十人,穿着粗布麻衣,靠种地和编草鞋为生。滕文公邀请他讲学,他提出两个震撼主张:

1. 君臣并耕:君主必须亲自参与劳动,否则就是厉民自养(剥削百姓);

2. 市价统一:不论物品质量高低,同一类商品必须卖同样价格,杜绝商人投机。

孟子的弟子陈相听了后,直接抛弃儒家学说,拜入许行门下。气得孟子大骂农家是南蛮鴃舌之人,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思想极具感染力。

后稷:被神话的农业始祖

后稷其实是上古传说人物,但被农家奉为祖师爷。传说他天生就会种地,能让五谷自然生长,不需耕种。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反映了古人对农业技术的崇拜。周朝王族甚至自称是后稷的后代,可见农家影响力之深远。

汜胜之:把种地写成科学的实干家

汜胜之生活在西汉,他写的《汜胜之书》是中国最早的农学专着。书里详细记录了区田法、溲种法等高产技术,比如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这些经验至今仍被北方农民沿用。他用实践证明:农家不是只会喊口号,更是实打实的技术派!

四、农家VS百家:泥土哲学与庙堂智慧的碰撞

农家的主张,注定与其他学派产生激烈摩擦:

- 儒家:孟子嘲讽农家君臣并耕的想法太天真: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分工不同才能社会和谐。农家反驳:不劳动却享受成果,和小偷有什么区别?

- 法家:商鞅推行重农抑商,表面上和农家目标一致,实则是把农民当生产工具。农家痛斥法家:你们只知道榨取粮食,却不管农民死活!

- 墨家:虽然都关注底层百姓,但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农家更强调经济基础。两家曾合作批判贵族奢靡,但在具体方案上分歧不小。

五、农家的兴衰:从显学到隐没的千年沉浮

农家在战国时期一度与儒墨齐名,却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边缘化:

- 高光时刻:战国诸侯争霸,粮食成为战略资源,农家的主张备受重视。魏国李悝推行平籴法,秦国商鞅奖励耕战,本质上都吸收了农家思想。

- 衰落之谜:

1. 理想主义的困境:君臣并耕等主张太过乌托邦,统治者根本不可能接受;

2. 被儒家吸收:董仲舒罢黜百家后,儒家将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农家失去独立性;

3. 技术化转向:农家学者逐渐变成单纯的农技专家,思想性被削弱,《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农学着作虽传承其技术,却不再强调社会变革。

- 意外遗产:农家虽然消失,但以农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历代王朝都设劝农使官职,皇帝春耕时要举行籍田礼,这些传统都带着农家的影子。

六、农家的现代启示:泥土里的永恒智慧

在工业化的今天,农家思想依然焕发着生命力:

- 粮食安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理念,与现代国家粮食战略高度契合。袁隆平院士毕生追求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正是农家精神的延续。

- 生态农业:农家主张顺天应时的种植方式,暗合现代有机农业理念。不用化肥农药,利用自然规律增产,这种古老智慧正在被重新重视。

- 社会公平:农家对剥削的批判、对平等的追求,为当代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提供了思路。当我们讨论共同富裕时,不妨回头看看两千年前田埂上的呐喊。

结语:被遗忘的思想宝藏

农家的历史,是一部理想主义者的悲壮史诗。他们没有留下华丽的哲学着作,却用锄头和汗水书写了最真实的生存智慧;他们未能改变封建王朝的命运,却在中华文明中种下了民以食为天的基因。下次路过农田,看到农民弯腰劳作的身影时,或许可以想起:在遥远的过去,曾有一群人为他们的尊严和权利,发出过震撼时代的声音。这,就是农家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

喜欢书虫眼中的历史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书虫眼中的历史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将门毒后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神墓 我在娱乐圈当风水顾问的那些年 万相之王 屌丝道士 超级女婿 我在末世打造女神天团 满级黑心莲,重生虐渣日常! 步步逼婚:抢来的老公 第一科举辅导师! 长生武道:从太极养生功开始 汉阙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医路官途 玄鉴仙族 妖孽九皇子 真没必要让我重生 
经典收藏三国之我是四弟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隋唐之铁血风云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三国兴汉:刘玄德稳健逆袭 刚刚穿越,人在唐朝,准备去继承大唐皇位! 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隋唐大猛士 唐朝好驸马 朔明 不第河山 大秦之开局抢了嬴阴嫚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执耳,权利的巅峰 水浒之开局干掉史文恭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穿越骑士 三国之胜谋天下 开局一辆破三轮,穿越诸天卖盒饭 
最近更新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 书虫眼中的历史 工科大明 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帝王串串烧 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 大唐:家父程咬金 玉佩求生之路 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儒心弈世 开局明末建基业 谋天录 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 重生1949海外争霸 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