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晦的儿子谢世休在建康送亲呢,直接被抓起来杀了,所以旦夕祸福,谁能得知,本来送了亲,直接送进了鬼门关!
刘义隆将讨谢晦,问策于檀道济。
檀道济微微一笑,你想啊,三十六计都是他写的,打个谢晦还能放在心上吗?可以这么说,檀道济马可是刘宋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
他回答道:“谢晦这人,纸上谈兵还可以,没啥实战经验,他那点弯弯绕我了然于心,我有多勇猛他也了如指掌,今奉王命前去征讨,无往不利,陛下放心。”
426年正月十七,刘义隆任命王弘代替徐羡之,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又给了扬州刺史的官职。
任命四弟刘义康为荆州刺史,也就是把谢晦的官号给撸了!
谢晦这边,得到消息,悲从中来,思前想后,怎么就搞到了这步田地,自己本无心谋反,只想当个权臣!人家王道导,桓温,包括自己祖上谢安,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又想起哥哥临终的警告,更是流下了眼泪,可惜世间哪有后悔药可吃呢。
话说回来,桓温也废过帝,可是就没事,新帝还得维护他,因为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要是动我,就说明你的皇位得来的不合法,可是人家没杀废帝啊,从这点来看,当年的桓温还是要睿智得多。
谢晦还算讲究,居然先为徐羡之、傅亮发了丧,然后聚集三万精兵,打算在江陵,与刘义隆决一死战。
你想和皇帝决一死战,得有个理由啊!在那个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你凭啥对决啊!
于是谢晦上表朝廷,话里话外,刘义隆你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就这样把徐羡之和傅亮给杀了?没有他们哪来的你?我们拥立个小皇帝,就问你,行不行?
我们可是一片忠心喂了狗!
为啥废立?不是因为你大哥不是东西吗?为啥杀你二哥,你二哥比你大哥还不是东西呢。这么做也是为国家社稷着想啊!”
刘义隆气得浑身乱颤,滚犊子吧!你们当年要不是觉得我好摆弄,你们会选我?不就是想当权臣吗?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干什么?你自己信吗?
王华等人都从旁劝解,他这样颠倒黑白,无非是给自己找辙呢?
“找什么辙?”刘义隆快气吐血了。
“给自己清君侧找理由呗!”王华等人冷笑道。
果然没多久,谢晦就打出了幌子,清王弘!
蛮可笑的。
王弘自己都无语凝噎了吧?
谢晦命其弟谢遁,为竟陵内史,率一万兵马,留守江陵,自己亲率二万精兵,出战江陵。
看着精灵马壮,旌旗招展的,谢晦感慨良多:“我这是干什么啊?这要是去勤王该多好啊!”
咱得说,谢晦的内心是不服的,他还是觉得自己是忠臣,走到这一步都是被逼的。
谢晦抵达西江口,到彦先锋已开进彭城洲!
谢晦这边的西江口守将是庾登之,也是奇葩一枚,庾冰曾孙,标准嘴炮。
当年,因为不想跟刘裕北伐关中,托刘穆之求情,给出的理由是老母亲年龄大了,刘穆之能给他求情吗?不给他添把火就不差啥了,结果被刘裕免除了职务!
这会儿又要打仗,打啥啊?那不死人吗?他立马又找了个原因,大雨连日,天不好,连日避战。
他手下的参军刘和之,一听,你可拉拉闸吧,等朝廷大军集结到来,你脑袋咋没的都不知道。
庾登之见手下都在请战,没法回避了,便说自己早有妙计,要用火攻,那不得等晴天吗?
还像模像样的请示了谢晦,谢晦居然同意了,这一堆草包啊!
到彦之那边怎么样?不咋样,半吊子碰上了二百五,居然定下策略,不率先冲锋。
真是一对绝配呀!
就这样,大眼瞪小眼的,面面相觑了半个月。
然后,谢晦坐不住了,人吃马嚼的,等啥呢?派中兵参军孔延秀,进攻彭城洲,还别说,打得不错,连胜两场。
这个时候,将领们害怕了,建议到彦之:“谢晦厉害,他早年随武帝刘裕,入关十策,他自己就占了九策,才略明练,没有敌手,要不咱们退守峡口吧?”
到彦之打仗不行,但是审时度势能力极强,道:“檀道济马上就到,不能退,一旦退了,之前那两场败仗,会要了我的命,不怕屡战屡败,就怕屡败屡退!坚持住就行!”
他打的这个不是战场,是官场!
这个时候,谢晦来了精神,想和刘义隆坐下来谈一谈,上书表示,我只想请君侧,您把王弘等人给杀了,咱们君臣和解,各自收兵,和好如初,如何!”
刘义隆给了他一个字:“滚!”
刘义隆的大杀器还没出手呢!
檀道济很快到了!谢晦这个心虚啊!论作战经验丰富,他谢晦哪是敌手!
而且,谢晦还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京口军,原来就是檀道济的班底,你说檀道济一来,军心还能稳吗?
这时打的就是士气,谢晦本来应该在檀道济立足未稳时,迎头痛击,一战稳军心,他呢,先怂了,想再观察观察,你观察啥啊?从而错失了最后也是最佳的一次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