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的成功爆炸让整个596基地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中,
但这种兴奋很快就被另一种更加紧迫的情绪所替代——期待与焦虑。
“红星”卫星发射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阶段。
钱老站在基地最高级别的会议室里,看着眼前这群被称为“新中国最强大脑”的顶尖专家们,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写着四个字——如临大敌。
“同志们,”钱老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沉重,“原子弹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技术路线是正确的,
但卫星项目的复杂程度远超原子弹。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更加严峻的挑战。”
坐在会议桌旁的李明,作为“红星”计划的总设计师,此刻的脸色比戈壁滩的天空还要灰暗。
他面前摆着一叠厚厚的技术报告,
每一页都标注着各种问题和风险点。
“火箭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还需要最后验证,”李明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担忧,“轨道计算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姿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需要达到99.99%…”
一个接一个的技术难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还有最关键的问题,”负责遥测系统的张工程师补充道,“我们的信号传输距离太远,地面接收设备的精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如果卫星上天后失去联系…”
他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颗失去联系的卫星,就是一颗失败的卫星。
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沉重,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王建国牵着姜绵绵走了进来,小丫头手里还拿着一个刚刚剥好的橘子,小嘴巴上还沾着果汁,一脸天真无邪地看着这群愁眉苦脸的大人们。
“钱爷爷说让我来参加会议,”王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他说…他说绵绵是我们的特别安全顾问。”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
所有的专家都转过头,用一种复杂得难以形容的眼神看着这个小小的身影。有敬畏,有期待,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是的,依赖。
经历了“蛋炒饭”理论、“总指挥”系统、“环抱式聚焦”这一系列神奇的突破后,这群国内最顶尖的科学家们对这个七岁小女孩产生了一种近乎迷信的依赖感。
他们知道这很荒谬,但他们更知道,每当遇到无解的技术难题时,这个小丫头总能以一种他们完全想不到的方式,指出正确的方向。
钱老看着姜绵绵,脸上露出了那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绵绵,快过来,爷爷给你准备了特殊的座位。”
姜绵绵眨了眨大眼睛,好奇地走向会议桌。她发现在那张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的正中央,竟然放着一把粉色的小椅子,椅子上还铺着软乎乎的垫子。
“哇!这是给我坐的吗?”她兴奋地拍起小手,“好漂亮的椅子!”
李明连忙站起身,用一种几乎虔诚的态度,小心翼翼地扶着姜绵绵坐下:“绵绵顾问,您请坐。”
这一幕,看起来就像是一群大臣在侍奉小皇帝。
姜绵绵坐在那把粉色小椅子上,两条小腿在半空中晃来晃去,完全够不着地面。她环视一圈,发现所有的大人都紧张兮兮地看着自己,有点不好意思地咬了一口橘子。
“绵绵,”钱老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我们在讨论让上天的事情,你还记得我们的小星星吗?”
“记得!”姜绵绵用力点头,橘子汁溅到了下巴上,
“它要戴着漂亮的帽子飞上天,去和其他星星做朋友!”
张工程师悄悄地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这种幼稚的比喻,怎么可能解决他们面临的技术难题?
但是,他的理性告诉他,这个小女孩已经创造了太多不可能的奇迹。
李明指着面前的一台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曲线:“绵绵,你看这些线,它们是我们卫星的飞行轨迹和各种参数…”
姜绵绵踮起脚尖,努力看向那个大屏幕。那些复杂的曲线图在她眼里就像天书一样,完全看不懂。
但突然,她指着其中一条弯弯曲曲的红色曲线,奶声奶气地说:“这个弯弯的线,好像我画的小虫子,它是不是想飞呀?”
李明愣了一下:“这是…这是轨道修正参数的动态曲线…”
“小虫子飞得好不稳呀,”姜绵绵歪着小脑袋,“它是不是找不到家了?”
李明的瞳孔猛地收缩。
轨道修正…找不到家…导航定位…
“等等!”他猛地站起身,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绵绵,你刚才说它找不到家?”
“嗯!”姜绵绵用小手指比划着,“你看,这个小虫子在天上转来转去,转得晕晕的,就像我在游乐园玩旋转木马一样,转多了就不知道哪里是家了。”
李明突然抓起面前的计算器,疯狂地按动着数字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