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后。
昆明城外,旌旗招展,甲胄鲜明。
孙可望麾下精锐列队而立,军容鼎盛,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
这既是隆重的欢迎仪仗,也是一次不动声色的武力展示。
太常寺卿郑逢元的车队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缓缓抵达。
孙可望率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主要将领于城门处相迎,场面给足了朝廷体面。
“郑大人一路辛苦!”
孙可望拱手,笑容满面,语气热络,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冷静的审视。
“孙将军,诸位将军,有劳远迎。”
郑逢元下车还礼,举止从容,目光扫过孙可望及其身后气质各异的三人,心中已有了初步的判断。
简单的迎接仪式后,郑逢元并未立刻与孙可望展开正式谈判,而是做出了一个出乎不少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举动。
郑逢元对孙可望正色道:“孙将军,本官离京之时,陛下特意叮嘱,黔国公沐氏世代镇守云南,忠贞体国。如今沐公爷何在?陛下甚为挂念,本官需代表陛下,先行探望,以慰圣心。”
这一手极为高明。
沐天波是明朝在云南统治的象征,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正统性。
探望沐天波,既是履行皇帝对勋臣的关怀,更是向所有云南军民明确无误地传递一个信息。
大明皇帝依旧惦记着云南,大明的法统在此依然有效!
孙可望眼底闪过一丝阴霾,但面上笑容不变:
“应当的,应当的!沐公爷正在府中静养,本帅这就派人引郑大人前去。”
他立刻指派了自己的心腹将领以及一队亲兵。
“护送”郑逢元前往沐天波府邸。
名为护送,实为监视,严防郑逢元与沐天波有任何超出他掌控的私下交流。
郑逢元在孙可望心腹的“陪同”下,见到了沐天波。
这位昔日的黔国公,如今虽保有尊荣,但眉宇间难掩落寞与谨慎。
“沐公爷,陛下让下官问您安好。”郑逢元执礼甚恭。
沐天波连忙还礼:“有劳陛下挂念,臣愧不敢当。不知陛下龙体安康否?广西局势如何?”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故主的关切。
两人交谈的内容局限于礼节性的问候和对大局的泛泛而谈。
沐天波言辞谨慎,绝口不提孙可望,更不评论当前云南政局。
而孙可望的心腹则如同影子般立于一旁,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耳朵却竖得极高,不放过任何一句对话。
郑逢元心知在此地难有实质收获,完成了“宣示关怀”的政治任务后,便起身告辞。
府门缓缓关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那若有若无的监视目光。
沐天波独自坐在寂静的厅堂中,手中仿佛还残留着刚才接过皇帝赏赐物品时的温度。
他那张饱经风霜、惯于隐藏情绪的脸上,此刻却难以抑制地流露出复杂难言的神色。
“陛下……竟还记得臣。”
这一声低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更有一种沉甸甸的暖意。
在孙可望势力如日中天的云南,他这位黔国公,虽表面尊荣,实则如同被供奉起来的泥塑木雕,权力早已被架空,行动也备受关注。
郑逢元代表皇帝,在抵达昆明后第一件事便是前来探望,这无疑是在整个云南面前,重新确认了他沐天波以及沐家在大明体系中的地位。
这份来自绝域之外的关怀,如同寒夜中的一点星火,让他那颗几乎冷却的忠臣之心,重新感受到了一丝温热。
然而,暖意过后,便是更深的酸楚与无力。
自己空有公爵之名,却无调动一兵一卒之权;
想到沐家世代守护的云南,如今却需仰人鼻息;想到了皇帝自身尚且颠沛流离,困守广西一隅……
“陛下自身尚且艰难,却还念着臣……”
片刻后,沐天波深吸一口气,眼中的迷茫与感伤被一股锐意取代。
他重新坐直了身躯,那股属于大明黔国公的沉稳气度再次回归。
“陛下,非是庸碌守成之君啊……” 他心中暗叹。
这段时间他虽然深居简出,但沐家数百年的根基,自然有隐秘的渠道能将外界的消息传递进来。
皇帝朱由榔在广西的所作所为,他并非一无所知。
歼灭李成栋部主力,全歼逆臣陈邦傅,将整个广西全部掌控在手。
清丈田亩、香火劝捐、设立盐铁、火器司等。
作为曾经镇守一方的勋臣,沐天波的嗅觉依然敏锐。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指向“富国强兵”四个字!
陛下这是在扎扎实实地补全一个政权应有的骨架和血肉!
尤其是火器司,沐天波深知其重要性,陛下能着力于此,可见其志不小,绝非偏安一隅之辈。
这些消息,像一道道强光,驱散了他心中因朝廷长期颓势而产生的阴霾。
他不能再仅仅是被动地等待时机,必须开始更积极地绸缪!
离开沐天波那略显寂寥的府邸,孙可望脸上的热情笑容丝毫未减,亲自引领郑逢元一行前往早已安排好的馆驿下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