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咱们接着唠《金瓶梅》的第十八回,这一回可比上回还热闹,官场的弯弯绕绕、宅院里的鸡飞狗跳、年轻人的眉来眼去,简直比现在的狗血剧还上头,保证让你看得直呼 “我的天”。
话说上回说到西门庆被亲家陈洪的案子吓得魂不附体,赶紧派来保和来旺上东京打点。这俩人也是见过世面的,一路风风火火,脚不沾地就到了东京,先找了家旅店歇脚。第二天一早就到街上打听消息,就听见大伙儿都在议论,说兵部王尚书已经被审得明明白白,圣旨下来,秋后就得问斩。只有杨提督那边的亲戚还没抓完,事儿还没定下来。
来保和来旺把礼物往身上一揣,就直奔蔡府。这俩人以前来过两回,熟门熟路,站在龙德街的牌楼底下等着,想探探府里的风声。没过多久,就看见一个穿青衣的人慌慌张张从府里跑出来,往东去了。来保一眼就认出这是杨提督府里的亲随杨干办,本来想叫住问问情况,可一想家主没吩咐,也就没敢出声,眼睁睁看着他走了。
又等了半天,俩人走到府门前,对着守门官深深作了个揖,问道:“敢问一声,太师老爷在家吗?” 那守门官瞥了他们一眼,说:“老爷在朝中议事还没回来,你们有啥事儿?” 来保又说:“能不能请管家翟爷出来一下,我们有事儿禀报。” 那官吏不耐烦地说:“翟管家也不在。” 来保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是想要点好处,赶紧从袖里掏出一两银子递过去。那官吏接过银子,立马换了副嘴脸,说:“你们是想见老爷还是学士大爷?老爷的事儿得让大管家翟谦禀报,大爷的事儿就是小管家高安管,各有各的分工。再说老爷还没从朝中回来,只有学士大爷在家。你们有啥事儿,我帮你们把高管家请出来,跟大爷说也是一样的。”
来保顺坡下驴,说:“我们是提督杨爷府里的,有事儿想见见老爷。” 官吏一听,不敢怠慢,赶紧进府里通报。过了好一会儿,高安才出来。来保慌忙行礼,又递上十两银子,说:“小人是杨爷的亲戚,跟杨干办一起来见老爷打听消息。刚才在后边吃饭,来晚了一步,没想到他先走了,所以没赶上。” 高安收下银子,说:“杨干办刚走没多久,老爷还没散朝。你们先在这儿等着,我带你们去见见大爷吧。”
说着就把来保领到第二层大厅旁边,从另一座仪门进去。里面是三间敞厅,坐北朝南,绿油栏杆,朱红牌额,地上铺着石青色的地砖,上面有金字大书,是天子御笔钦赐的 “学士琴堂” 四个大字。原来这是蔡京的儿子蔡攸的地方,蔡攸也是个受宠的大臣,当时是祥和殿学士兼礼部尚书、提点太乙宫使。
来保在门外等着,高安先进去通报,然后才叫他进去。来保一进厅就跪下了,蔡攸穿着深衣软巾,坐在堂上,问道:“你是从哪儿来的?” 来保回禀说:“小人是杨爷的亲家陈洪的家人,跟府里的杨干办来见老爷打听消息。没想到杨干办先来见了,小人赶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说着就从袖里掏出揭帖递了上去。
蔡攸看见上面写着 “白米五百石”,就叫来保上前,说:“蔡老爷因为言官弹劾,这几天都在回避。阁里的事儿还有昨天三法司会审,都是右相李爷主持。杨老爷的事儿,昨天宫里有消息出来,圣上开恩,另有处分了。不过他手下那些管事的有名有姓的人,还得查明问罪。你还是得去李爷那儿说说。” 来保一个劲儿磕头,说:“小的不认识李爷府上,求大爷看在杨老爷的面子上,可怜可怜我们。”
蔡攸说:“你到天汉桥边北高坡大门楼那儿,问问当朝右相、资政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李邦彦李爷,谁不知道啊!算了,我这儿还差个人要去他那儿,就让他跟你一块儿去吧。” 说完就叫祗候官拿过一封书信,盖上印章,派管家高安跟来保一起去见李爷,还嘱咐了高安一番,让他帮忙说说。
高安答应下来,跟来保出了府门,叫来旺,带着礼物,转过龙德街,直奔天汉桥李邦彦家。正好赶上李邦彦刚从朝中回来,穿着大红绉纱袍,腰里系着玉带,刚送走一位公卿,回到厅上。门吏禀报说:“学士蔡大爷派管家来见。” 李邦彦先叫高安进去回话,然后才叫来保、来旺进见,俩人跪在厅台下。高安在旁边递上蔡攸的书信和礼物揭帖,来保在下面把礼物呈了上去。
李邦彦看了看,说:“看在你蔡大爷的面子上,又是你杨老爷的亲戚,我怎么好收这些礼物呢?再说你杨爷,昨天圣上已经回心转意,没事儿了。只是他手下的人,被言官参得厉害,肯定得发落几个。” 说完就叫堂候官拿过昨天科里送来的名单给他看。上面写着:“王黼名下书办官董升,家人王廉,班头黄玉,杨戬名下坏事书办官卢虎,干办杨盛,府掾韩宗仁、赵弘道,班头刘成,亲党陈洪、西门庆、胡四等,都是鹰犬之徒,狐假虎威之辈。请下令法司,把这些人要么流放到偏远地方,要么依法判刑,以正国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金瓶梅那些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