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冬夜来得早,刚过酉时,黑石镇就被浓重的夜色笼罩,街道上的灯笼次第亮起,昏黄的光透过窗纸,在积雪的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巡检司衙门的正厅里,炭火盆烧得正旺,木柴噼啪作响,暖意驱散了室外的寒气。林越、赵衡、马强和刚从南边探查回来的斥候围坐在桌旁,桌上摊着一张泛黄的旧地图,上面用墨线勾勒着北境的山川、村落与商道,正是林越前几日关注的“南境商路图”。
“斥候兄弟,你详细说说南边的情况。”林越拿起火钳拨了拨炭火,目光落在斥候身上。这名校尉是马强推荐的,名叫陈三,曾在云漠郡的商队里当过护卫,熟悉南境的路况与商情,半个月前被派去探查废弃驿站与商路的现状。
陈三挺直身子,指着地图上一个标注“青石驿”的黑点:“回盟主,青石驿在黑石镇以南八十里,是以前云漠郡通往南境的必经之路,二十年前因为蛮族袭扰废弃了。现在驿站的院墙还在,但屋顶塌了大半,院内长满了荒草,只有几间偏房还能勉强遮风挡雨。不过驿站周边的路况还算完好,除了几处被洪水冲垮的路段,稍加修整就能通行。”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从青石驿再往南走一百五十里,就是南境的‘裕丰镇’,那里是南境的粮食集散地,每年冬天都有大量商户囤积粮食,等着开春后运往各地。我在裕丰镇待了三天,打听了一下行情——咱们北境的皮毛、药材在南境很抢手,一张完整的狼皮能卖五十文钱,比在云漠城贵十文;而南境的盐、布匹和铁器,在咱们这儿能翻一倍的价钱。要是能打通这条商路,光靠贸易,黑石镇的收入就能翻一番。”
赵衡闻言,眼睛一亮,手指在地图上沿着商路划过:“青石驿的位置关键,既是商路中点,又能作为中途补给站。咱们修复驿站后,不仅能给过往商队提供住宿、饮水,还能设立关卡收取‘护路费’——当然,不能像张成那样苛捐杂税,只收少量费用,用于商路维护和联防队巡逻,这样才能吸引商队愿意走咱们的路。”
“赵先生说得在理。”马强接过话头,脸上带着兴奋,“我以前在北边打猎时,也跟南境的商人打过交道,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安全’。只要咱们能保证商路不被盗匪和蛮族骚扰,再给出合理的税费,肯定有不少商户愿意来黑石镇做生意。而且咱们还有粮仓,秋收的粟米要是能运到南境,也能卖个好价钱。”
林越点点头,指尖在“青石驿”与“裕丰镇”之间来回移动,心里盘算着细节:“修复驿站和修整商路需要人手和物资,咱们得好好规划。首先,人手方面,流民里有不少懂木工、泥瓦匠的,再从联防队里抽调二十人负责安全,组成‘修路队’,开春后就动工;物资方面,木材可以从柳溪村的山林里砍,石料在青石驿附近就有采石场,不用花太多钱,主要是粮食和工具的消耗,得从粮库和铁匠铺调配。”
他看向赵衡:“赵先生,你负责核算成本,列出需要的物资清单,明天交给我。另外,你再起草一份‘商路公约’,明确护路费的标准、商队的权益和咱们的责任,比如商队在商路上遇到危险,联防队必须在半个时辰内响应,丢失的货物咱们按半价赔偿——这样才能让商户放心。”
赵衡拱手应下:“盟主放心,我今晚就核算成本、起草公约,保证明天一早给您。”
林越又转向马强:“马强,你负责挑选修路队的人手,优先选有经验的工匠和身强力壮的青壮,再派十个斥候,每天在商路沿线巡逻,标记需要修整的路段,防止有盗匪在附近盘踞。另外,你再去跟李老三谈谈,让他准备一批粮食和皮毛,等商路打通后,先组织一支‘试运商队’去裕丰镇,探探行情,也打响咱们黑石镇的名声。”
“好嘞!”马强站起身,拍着胸脯保证,“李老三那边我去说,他现在对盟主您言听计从,肯定愿意出物资。巡逻的事我也安排妥当,绝不让盗匪坏了咱们的商路计划。”
几人又讨论了近一个时辰,从修路的工期、商队的组建,到应对可能出现的盗匪与蛮族袭扰,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直到亥时才散会。马强和陈三离开后,赵衡收拾地图时,见林越还盯着炭火盆出神,忍不住问道:“盟主还在担心商路的事?”
林越抬头笑了笑,摇头道:“不是担心,是在想更远的事。这条商路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让黑石镇‘活’起来——咱们有粮食、有皮毛、有药材,但缺盐、缺铁器、缺布匹,这些都得从南边运。等商路打通了,百姓们能用上便宜的盐和铁器,孩子们能穿上新的棉衣,黑石镇才能真正留住人,吸引更多流民来投奔。”
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看着窗外的雪景:“而且,商路通了,咱们就能跟南境的城镇建立联系。万一将来蛮族大规模南下,咱们也能联合南境的势力共同抵御,不至于孤立无援。这步棋,得走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翰土惊尘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翰土惊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