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听到“包吃包住”和“年底奖金”,眼神微微动了一下,但依旧没有松口,她叹了口气,声音低了些:“棠姐儿,小婶不是单单担心工钱少了。一来,是怕你小叔本事不够,万一……万一教不好那些孩子,岂不是耽误了人家?你这办学堂是积德的好事,我们不能给你拖后腿,落下埋怨。二来……”
她看了一眼身旁沉默的丈夫,语气里带上了为人妻、为人母的柔软牵挂,“你小叔现在为了多挣几个钱,接活常常要跑到外县去,十天半月不着家是常事。白时这孩子,眼见着一天天大了,跟他爹却生分得很,一年到头也说不上几句话。这要是去了县城教学,听着是稳定了,可县城离咱这也不近,岂不是更长年累月见不着面了?这家……还像个家吗?”
这话说得实在,带着寻常百姓家最朴素的牵挂。季森听着,脑袋垂得更低了,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裤腿。
季知棠心中了然,叶氏的担忧合情合理。她立刻温声回应:“小婶,您多虑了。小叔干活踏实,做出来的东西有口皆碑,这基础是极好的。有了这本《班门薪传录》做指引,学习深造,假以时日,技艺定能更上一层楼,教学生绝对没问题,我有这个信心。”
她先肯定了季森的能力,随即话锋一转,谈到家庭,“至于回家,学堂又不是牢笼,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咱们可以定下规矩,每月让小叔休息三日,他随时可以回来看看您和白时。而且,”
她微微前倾身子,声音放得更柔,却带着一种引导性的力量:“小婶,您想过白时弟弟的前程没有?我记得孙夫子之前跟我夸赞,说白时读书有天分,是个好苗子,日后是要走科举正途的。咱们这桃源镇的学堂,如何能与县城的相比?白时迟早是要去县城读书的。让小叔先去县城站稳脚跟,熟悉环境,等白时日后去了,岂不是更方便照应?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在后头呢!”
她顿了顿,抛出了最实际的经济账:“再说,小叔现在接活,收入是不低,但不稳定,时有时无,还要扣除各项开销。若在学堂,包吃包住,工钱全是净落的。您算算,一个月哪怕只做二十五天,那也是二两半银子。这些钱,留着给白时买笔墨纸砚,请好先生,或是日后赶考的路费盘缠,岂不比现在这样,父子分离、收入还不稳当要强得多?”
这一番话,既有对未来的展望,又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分析,句句说在了叶氏的心坎上。她脸上的抗拒之色明显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索和明显的心动。
白时的前程,家庭的稳定收入,这些无疑都是她最为看重的东西。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儿子紧闭的房门,又看了看身旁沉默却眼神复杂的丈夫,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化为一声轻叹。
“棠姐儿,你说的……都在理。”叶氏的语气软了下来,但长久以来当家做主的习惯,让她无法立刻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
“可这毕竟是件大事,关系到你小叔,也关系到咱们这个家。你……你让小叔和小婶再好好商量商量,行不?这一时半会儿的,我们这心里头乱糟糟的,没法子立刻给你准话。”
她说着,目光落在那本《班门薪传录》上,带着一种敬畏与谨慎,对季知棠道:“这书,你先收好。等我们……等我们决定了再说。”
季知棠知道,小叔家一向是叶氏拿主意,见她态度虽软化,但坚持要商量,自己再多说也无益。她心中虽有些无奈,但也理解小婶的谨慎,只好点点头,将书重新收回布包里:“好,小婶,小叔,你们慢慢商量,不着急。我明日才回县城,若是想好了,随时让白时去老宅寻我。”
眼见时辰不早,季知棠便起身告辞。叶氏和季森送她到院门口。看着外面月色清冷,小路幽深,叶氏不放心地推了季森一把:“他爹,你送送棠姐儿,务必看着她进了家门再回来。”
季森闷声应了,拿起靠在墙边的一根结实的木棍,默默走在季知棠身侧。
乡村的夜格外宁静,只有草丛间不知名虫儿的鸣叫和两人轻微的脚步声。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落,将小路、田野和远处的屋舍轮廓勾勒得清晰而静谧。
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只听得见脚步声和虫鸣。最终还是季森先开了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有些低沉:“棠姐儿,你……你为啥想着要办这么个百工馆?听着是好事,可也挺费心费力的。”
季知棠侧头看了看小叔敦厚的侧影,知道他心里装着事。
她便放缓了脚步,将罗老汉那两个被骗子拐走、至今下落不明的孙子阿吉阿祥的遭遇,以及陈婆婆那因厨行规矩严苛、被迫离家至今音讯全无的儿子的故事,又细细地说了一遍。
夜风微凉,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小叔,我看到这些,心里头不好受。现下这师父带徒弟的法子,好坏全凭师父良心。徒弟想学到真本事,太难了,动不动就要被拿捏,被压榨,甚至像罗老汉家那样,被骗得血本无归,家破人散。我就想,能不能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稍微改变一点点?让想学手艺的贫苦孩子,有个正经地方学,不用看太多脸色,不用担惊受怕,能踏踏实实地把本事学到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