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知棠的话音在安静的账房内落下,她认真看着弟弟季知舟,进一步阐述着自己朦胧却愈发清晰的构想:“我想开的这个‘百工馆’,目的是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能在此习得一技之长,得以安身立命,凭借实实在在的本事挣一份前程。”
就在这时,账房门外传来几下清晰的抚掌声。几人循声望去,只见周彦辰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他身侧还站着一位年约四旬、面容清癯、身着儒衫、气质端方文雅的中年人,方才的掌声正是出自他手。衙役王虎则安静地跟在后面。
那文雅中年人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目光落在季知棠身上,温和开口道:“好一个‘习得一艺以安身,凭术业以立命’!季娘子此想法,立意高远,若真能办成,实乃鄞县百姓之福!”他上前一步,自我介绍道:“鄙人姓林,忝为本县县学教谕。”
林教谕继续说道:“科举仕途固然是正途,然能跻身其中者终究是凤毛麟角。世间大多百姓,仍需依靠实实在在的手艺方能生存。季娘子若真能创办此等专授实用技艺的学馆,便是为无数平民子弟开辟了科举之外的另一条上升之路,能直接改善他们的生计,功在长远。”
他语气诚挚,“若此事能成,林某不才,或可在县学下属蒙馆乃至乡间义学中,代为宣传,助你招收适龄学子。”
季知棠一听,心中大喜!她正愁这“百工馆”构想虽好,但如何取信于民、招到学生是个难题。若能有县学教谕、代表着官方教化体系的林大人出面背书,那招生的阻力必将大大减小!
她连忙敛衽行礼:“林大人谬赞,小女子只是有些粗浅想法,具体如何施行,还需从长计议。若能得大人鼎力相助,实在是感激不尽!”
她忽然想起眼下正是饭点,连忙道:“二位大人想必还未用饭吧?若不嫌弃,请到雅间歇息。恰巧今日熬了些海鲜砂锅粥,还有些家常小菜,不如边吃边聊?”
周彦辰看向林教谕,见其含笑点头,便道:“那便叨扰了。”
季知棠引他们去雅间安坐,自己则快步回到后厨。
灶台上,一个厚实的粗陶砂锅正微微冒着热气——这是她一早就开始准备的。天还未亮时,她便取来上好的白米用清水细细浸泡,此刻米粒早已吸饱水分,显得晶莹饱满。更早些时候,她已将泡好的大米与清冽的井水、切得极细的姜丝一同放入砂锅,大火煮沸后转为文火,让米粒在锅中慢慢地熬化。
此时,砂锅里的粥已然熬到了最佳火候。揭开锅盖,只见米粒几乎完全舒展,与水交融成浓稠绵密的粥底,表面浮着一层晶莹的米油,浓郁的米香随着蒸汽袅袅升起。
她将清晨从码头购回的、鲜活肥美的花蟹处理干净,斩成适口的小块;又将活蹦乱跳的河虾洗净。她先将蟹块放入滚烫的粥中,用木勺轻轻搅拌,让每一块蟹肉都均匀地裹上滚烫稠滑的米粥,蟹壳迅速转为艳红色。
稍煮片刻,待蟹肉的鲜甜开始融入粥底,她便投入河虾。粉嫩的虾身在热粥中迅速蜷曲变红,如同瞬间绽放的花朵。她掌握着火候,虾肉刚一变色卷曲便不再多煮,以保持其弹牙紧实的口感。
接着,她加入适量的海盐和一点点研磨细腻的胡椒粉提鲜,搅拌均匀后便立刻离火。最后,撒上一小把洗净切碎的紫苏叶和芫荽,盖上砂锅盖子,利用余热“焖”上片刻。
紫苏、芫荽独特的清新香气,在热力的作用下,丝丝缕缕地渗透进粥里,与米香、蟹鲜、虾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层次丰富、令人食指大动的复合鲜香。
她又让章秀秀和姚小星赶紧做了几道店里的招牌菜:色泽红亮、酸甜适口的糖醋排骨;酱色浓郁、酥烂不腻的红烧肉;皮爽肉滑、咸鲜入味的酱油鸡;以及肉质洁白、仅以葱姜清蒸、突出本味的清蒸鲈鱼。
周彦辰见季知棠忙前忙后,额角都沁出了细汗,便在她端着最后一道菜进来时,自然而然地开口道:“知棠,你也坐下一起吃吧,边吃边聊。”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熟稔与体贴。
季知棠有事要与他们交谈,随即从善如流地在下首坐了。
几人动筷,先尝了尝几道招牌菜,皆是赞不绝口。林教谕尤其喜爱那清淡鲜美的清蒸鲈鱼。接着,话题便又回到了“百工馆”上。
周彦辰咽下口中一块红烧肉,神色认真地看向季知棠:“你的想法确实很好。培养当下急需的各类实用技术人才,不仅能解决部分百姓的生计,长远看,更能促进鄞县本地工商业的发展,增添经济活力。这亦是教化的一种,推动知识技艺下移,惠及平民,意义非凡。”
他顿了顿,问道,“是因为罗老伯的遭遇,才让你萌生此念吗?”
季知棠点了点头,放下筷子,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不全是,但确是因他而变得清晰迫切。”
她便将从陈婆婆儿子、醉仙楼陈金,再到罗老汉这一连串事情中看到的,关于贫寒子弟求学无门、拜师不易、易受盘剥的困境,又细细说了一遍。“我只是想,若能尽自己所能,为这些孩子开一扇稍微公平、明亮些的学艺之门,或许就能少一些这样的悲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