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已深,万籁俱寂,唯有“谭隐味居”的后厨还亮着温暖的灯火。聂竹挽着袖子,神情专注,正对着季知棠留下的那张写满步骤的方子,小心翼翼地尝试这名为“佛跳墙”的复杂汤品。
准备工作从前一日便已开始。来自五湖四海的干货珍品——肥厚的鲍鱼、鲜甜的干贝、晶莹的鱼翅、弹韧的海参、伞肉饱满的金钱菇,一一被放入清冽的泉水中缓缓浸泡,让它们在时光的浸润里,逐渐舒展恢复往昔的丰腴。
花胶的处理更需耐心,需先以清水泡至微软,换水后加入去腥的黄酒与数片老姜,上笼屉以文火蒸上一刻钟,逼出腥气,再转而投入温热的清水中,继续那场温柔的复苏。
最考验火候的当属油发猪蹄筋。聂竹稳站灶前,锅中倒入宽油,待油温升至五成热,指尖轻触微有热意时,便将干燥硬挺的蹄筋滑入锅中。
只见蹄筋在热油中微微蜷缩变形,他立刻转为小火,眼神锐利地观察着油面的变化,甚至偶尔舀起一小勺清水,迅速点入油锅,“刺啦”一声,白汽蒸腾,以此给油温稍稍降温,防止那娇贵的蹄筋被炸得过火发苦。
如此反复,直到锅中的蹄筋完全膨胀开来,色泽变得乳白蓬松,如同吸饱了阳光的云朵,他才用笊篱利落地捞出,沥干油分备用。
另一边,其他的基础食材也已处理妥当:精选的猪肉、被敲开露出骨髓的猪筒骨、皮色黄亮的整鸡、色泽嫣红的金华火腿、刮净油脂的猪皮、吐净泥沙的海螺……猪肉与火腿被切成适口的块状,鸡肉斩件,海螺去壳取出了嫩黄的螺肉。
接下来是奠定这盅汤灵魂的基础高汤。斩件的鸡肉先行下锅,用少许底油煸炒至鸡皮微黄,香气逸出,便移入厚重的深底汤锅之中。焯过水去尽血沫的猪骨同样入锅略加煸炒,激出深层的油脂香气,随后也汇入汤锅。
接着,聂竹提起早已备好的上好黄酒,毫不犹豫地倾入半坛,再加入一把紧实弹牙的鸡爪,注入满锅的清水,投入一颗八角、一小段肉桂和一小粒冰糖用以调和诸味。大火催沸后,便撤去大部分柴火,只留灶膛底一点微弱的星火,让这一锅精华在近乎静止的热度中,悠悠地煨炖上一整夜。
次日清晨,聂竹小心地滤掉汤锅中所有的残渣,只留下那一锅色泽已然微黄、胶质初显、香气内敛的高汤。他将金华火腿厚片、柔软滑糯的花胶、饱满润泽的干鲍以及部分撕碎的干贝,依次请入这锅高汤之中。
随后,他再次捧起黄酒坛,将剩余的酒液悉数倒入,直至几乎填满锅中的空隙,酒香与肉香瞬间交织,升腾起一股复合而醇厚的暖香。
再撒入几颗红枣、一小撮枸杞,调入少许盐粒,便再次盖上锅盖,以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小火苗,开始了长达一个白天的第二次煨炖。
待到午后,汤色已转为深邃的金黄,胶质愈发浓稠。聂竹掀盖,加入泡发好的花菇、早已变得蓬松软韧的猪蹄筋以及剩余的完整干贝,让它们在浓汤中继续沉浸。又将提前煮好、剥去外壳显得白嫩光滑的鸽子蛋轻轻放入。
最后,才轮到最为娇嫩的海参,入锅后以恒定的温柔热度,慢慢煨至其达到极致的软嫩滑弹,这个过程,又耗去了近一个半时辰。
临近晚膳时分,聂竹将焯烫至断生、卷曲成漂亮形状的海螺肉投入锅中,再将那梳理得根根分明、如银丝般的鱼翅小心铺在最上层,略加炖煮,让所有食材的风味完成最后一次融合。
当季知棠处理完“季家地锅鸡”的琐事,踏着夜色前来查验成果时,这盅汇聚了山海精华、历经两日慢火细炖的佛跳墙,正好到了火候绝佳之时。
小尾巴季知蘅一听阿姐要去尝新品,立刻眼巴巴地跟了上来,任凭季知棠如何说她是个“小馋猫”,也只笑嘻嘻地拉着阿姐的衣角不放手。
后厨里,聂竹与谭娘子神色间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压抑不住的期待与郑重。他们合力将那个厚重的陶制汤煲端上备好的小桌,盖子尚未揭开,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而醇厚的香气已丝丝缕缕地逸散出来,不霸道,却绵长深远,仿佛蕴藏着山川湖海的魂魄。
谭娘子亲手执起汤勺,为每人面前的白瓷小碗中盛入一份。只见汤色金黄澄澈,宛如上好的琥珀,浓稠的汤汁挂在勺壁,缓缓滑落,显示出极佳的胶质。
汤中内容更是丰富:鲍鱼圆润饱满,海参黝黑软糯,花菇吸饱了汁水,蹄筋透明如晶,干贝丝丝分明,鸽子蛋浸润成浅褐色,火腿片红白相间,螺肉嫩黄,鱼翅如银丝散落其间,煞是好看。
季知棠先观其色,再闻其香,心中便已笃定了七八分。她拿起小勺,轻轻舀起一勺汤,吹散热气,送入口中。
那一瞬间,极致的鲜醇在味蕾上轰然绽放,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黄酒的醇厚甘美率先打开味觉,随之而来的是火腿带来的深沉咸鲜,鸡与猪骨熬出的丰腴底味,以及各种海味珍品贡献的、各不相同却又和谐共鸣的鲜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