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亲之后,日子仿佛按下了加速键,却又在一种奇异的安定感中缓缓流淌。季知棠并未沉溺于待嫁女儿的羞涩或闲适,反而更加忙碌。
这日得了空,她坐在饮子店后院那间兼做账房的小屋里,再次翻看周彦辰给她的那本私产册子。
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页,上面清晰地列着田庄、铺面、银钱数目。季知棠心中并无太多“你的我的”那种泾渭分明的扭捏感。既然他选择将这份信任交到她手中,她便不会故作清高地将之束之高阁。
在她看来,资源唯有流动起来,方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她季知棠,定要将这些资产用到刀刃上,实现真正的“钱生钱”,这才是对他这份心意最好的回应与负责。
她的目光仔细梭巡在册子上关于铺面的记录。一间是位于学政街附近、长期租赁给一家名为“墨香阁”的书肆,生意稳定,租金收益可靠。而另一间……
当看清地址和简要描述时,季知棠不由得微微睁大了眼睛。这间铺子,竟然是她当初刚来县城寻找落脚点时,看过的那间位于最繁华的南大街中心地带的铺面!
当时那铺面位置绝佳,人流如织,但租金高昂得令人咋舌,且周边酒楼林立,竞争激烈,以他们当时那点微薄的本钱,根本连想都不敢想,只得遗憾放弃。没想到,那铺面的主人,竟是周彦辰。
她忆起当时的情景,自己的判断并没有错。那样的黄金地段,没有雄厚的资本和独特的竞争力,根本撑不起一家酒楼。册子上记载,目前租赁那铺面的是“聚丰酒楼”。
季知棠前几日特意去那边转悠过,发现聚丰酒楼门庭冷落,装修也显陈旧,尝过菜品后,只能说是寻常的好吃,并不惊艳,整体透着股暮气。打听之下,得知其租约再过两个多月便到期,看那光景,续租的可能性极小。
一个念头在季知棠心中蠢蠢欲动。那样好的位置,若能接手过来……无论是继续做高端酒楼,还是另辟蹊径,前景都极为可观。南大街的人流量和消费能力,远非她现在的速食店和饮子店可比。
然而,兴奋之余,现实的冷水也随即泼来。人手呢?如今速食店全靠姚小星和章秀秀撑着,饮子店则由她和何氏主力负责,酱园那边胡禄要忙制酱,还要分心筹备自己的婚事,已是捉襟见肘。
再开一家大店,核心菜品的配方做法如何保密?后厨如何管理?她纵有三头六臂,精力也终究有限。
这么一盘算,扩充人手已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可能的新店,也是为了现有产业的稳固和发展。
她需要专门的人手来精心照料后院那些珍贵的辣椒苗,将来还要负责更大范围的种植;需要培养预备厨子,分担核心压力,也防止技术断层;弟弟季知舟如今已是童生,又在县学读书,身边总得有个可靠的书童陪着,既能照顾起居,帮忙打理文具书籍,外出游学或应试时也能有个照应。
上次他去明州府,见杜衡、李松霖皆有书童随行,办事利索,确实方便许多。
买人,成了眼下最实际的选择。
晚饭时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季知棠便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何氏听了,虽觉得买人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些心疼,但想到女儿日益繁重的操劳和儿子读书的需要,也知这是必然之举,便没有反对。
季知舟放下碗筷,沉吟片刻,道:“阿姐考虑得周全。我近日在县学,确实感到有些琐事分心。只是这人选,需得稳妥。”
季知棠见家人都无异议,便道:“既然如此,明日我便去牙行看看。舟哥儿,你明日若无事,陪我同去可好?你眼光好,也帮我把把关。”
季知舟如今尚未正式入县学,正在家中温书办理手续,闻言点头应下:“好。”
翌日,姐弟二人便找到了与陈牙人相熟的另一位付牙人,说明来意,要寻摸几口踏实可靠、最好是有些技艺在身的下人。付牙人见是近来风头正劲的季家姐弟,不敢怠慢,引着他们去看了几拨人。
挑挑选选间,一家四口引起了季知棠的注意。那是一对年纪五十上下的老夫妻,带着一对孙儿孙女。
老夫妻自称姓陈,陈老汉看着老实巴交,手指粗大,带着常年劳作的痕迹;陈婆婆眉眼低垂,身形干瘦,却收拾得干净利落。
他们的孙子叫陈小石,年纪与季知舟相仿,约莫十二三岁,身形单薄,一直低着头,很是内向;孙女陈小花,才七岁模样,躲在祖母身后,只露出一双怯生生的大眼睛,打量着来人,小手紧紧攥着祖母的衣角。
付牙人在一旁低声介绍:“这一家原是邻县一户地主家的下人。那地主家道中落,便发卖了些仆役。陈老汉以前是在主家庄园里专门侍弄花草果木的,有些手艺。陈婆婆据说年轻时在大厨房帮过厨,尤其擅长腌制小菜和做些精细面点。只是都不算核心的师傅,性子也闷,不太会来事,所以一直没寻到合适的主家。孙子孙女也跟着老实,孙子不识字,孙女倒是手脚麻利,就是胆子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