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醒了,季知棠便轻手轻脚地起身。窗外天色仍是青灰的蟹壳青,几颗晨星尚未褪去,空气中弥漫着破晓前的寒意和湿润的草木气息。她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睡意全无,心里只惦念着一件事——为今日的望桃山之行准备些方便携带、又能补充体力的吃食。
她心里早已想好:饭团扎实顶饱,桂花蜜枣茶温润甘甜,最是合适不过。
厨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灶膛里昨夜埋着的余烬闪着微弱的红光。她先看了看昨晚睡前就泡上的糯米和糙米,米粒已经吸饱了水分,颗颗饱满圆润,在陶盆里泛着温润的光泽。
将泡好的杂粮米连同泡米水一起倒入厚重的陶甑,盖上甑盖,放在大铁锅里,隔水开始蒸。灶膛里添上新柴,火苗渐渐舔舐锅底,发出噼啪的轻响,水汽慢慢氤氲开来,带着米粮特有的朴素香气,温暖了清冷的厨房。
接着,她开始准备饭团的灵魂——肉松。取了一块新鲜的猪后腿肉,纹理分明,色泽红润。
她将肉置于砧板上,刀工细致地顺着纹理切成小丁,尽量切得细碎均匀,脑中却不由回想起现代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肉松品牌,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如今事事亲力亲为,虽繁琐,却别有一番踏实滋味。
将肉丁放入沸水中焯烫约一分钟,看着血水和细微杂质在水中翻滚析出,捞出后用笊篱沥干水分。
铁锅烧热,放入一小勺自家熬的雪白猪油,瞬间香气四溢,那是任何现代精炼油都无法比拟的浓郁肉香。倒入焯好的猪肉丁,转为小火,她耐心地慢慢翻炒,看着肉丁颜色由粉红渐渐变得微黄,水分逐渐收干,散发出诱人的干香。
这时,加入少许盐和一点点糖提鲜,再翻炒一分钟左右,让咸鲜味充分融入每一丝肉纤维。关火,将炒好的肉松摊在陶盘里放凉,然后用筷子轻轻搓散,使其变得蓬松酥软。她拈起一小撮尝了尝,咸淡适中,干香可口,满意的笑容浮上脸。
这时米饭还在蒸着,甑盖边缘冒出袅袅白汽,米香越来越浓郁。
她便开始熬制桂花蜜枣茶。另起一口小铁锅,倒入清甜的井水,放入几颗精心敲碎的蜜枣块和适量的红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约十分钟,看着枣肉渐渐软烂,深红的枣汁与糖浆融合,甜香与枣香充分释放到水中。
然后,她撒入一大把清晨刚从枝头摘下的、洗净沥干的金黄桂花,盖上锅盖,利用余温焖泡五分钟,让桂花的馥郁芬芳彻底渗透到茶汤中。
时间到后,她取来一个竹筛,垫上一层干净细密的纱布,将茶汤缓缓滤过,筛掉桂花残渣和细小的蜜枣碎,得到一锅清澈透亮、色泽琥珀、散发着浓郁桂花和枣香的温热的茶水。
她拿出提前一天洗净晾干的几个竹筒,每个竹筒外面都细心地裹上一层厚实的棉布,用麻绳紧紧绑好,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将温热的桂花蜜枣茶小心地倒入竹筒中,几乎装满,筒口用干净的棉布塞紧,防止洒漏,然后整齐地放入带来的大竹篮里。竹篮底部也垫了干净的厚布,既能保温又能防震。
此时,杂粮饭也蒸好了,揭开甑盖,热气扑面,米香混合着淡淡的糙米香气,很是诱人。米饭颗粒分明,软硬适中。她取出一大块用热水浸湿又拧得半干的干净棉布铺在掌心,舀了约一拳微温的杂粮饭放在棉布中央,用手指在中间灵巧地压出一个小坑。
在小坑里依次放入切得极碎的腌萝卜干(这是店里常备的爽口小菜,提前切碎了避免大颗粒戳破饭团)和刚才做好的、散发着焦香的肉松,用料十足。然后用周围的米饭小心地将内馅完全包裹住,双手隔着棉布轻轻用力,反复捏握,塑成结实紧致的圆团,这样不易散开。
最后,拿起从集市买来的、轻薄酥脆的干海苔片,包裹在饭团外侧,一个馅料丰富、造型可爱的饭团就做好了。
她用裁好的油纸将每个饭团单独包裹起来,油纸边缘仔细折了三道,压实,防止散开。然后将包好的饭团也一一放入竹篮中,与竹筒茶并排放置。看着篮子里几个胖乎乎的饭团和几筒香茶,想象着大家在山间分享的情景,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平静的喜悦。
她正忙碌着,院外传来了脚步声和轻微的谈话声。原来是叶氏和胡禄也提前来了店里,准备开始一天的营业。见到厨房亮着灯,季知棠已经在忙活,叶氏连忙系好围裙过来想帮忙:“棠姐儿,怎么起这么早?这些活儿我来就行。你这又准备吃的又准备喝的,太辛苦了。”语气里满是心疼和赞许。
季知棠笑着婉拒,将最后一个饭团包好放入篮中:“小婶,不用,我这就弄好了。正好想起个事问你们,”她一边擦着手,一边问道,“这几日二舅母和禄表哥忙着家里办喜事,店里就小婶你一个人盯着,忙得过来吗?我看着都心疼。”
胡禄接过话头,语气带着些歉意和无奈:“正想和棠姐儿你说呢。前几日我和娘是店里早晚市不忙的时候就赶紧回家张罗,午市忙的时候还是在店里的,两边跑,还算周转得开。但从今日起,到大哥后日成完亲,恐怕就得全天在家了,实在抽不开身。我娘不放心店里,特意介绍了两个信得过的婶子过来帮工,都是我们本家的亲戚,知根知底,手脚麻利、人品敦厚的,明天就能过来先跟着学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