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季家速食店的生意逐渐趋于稳定。虽不如开业头三日那般人头攒动、一座难求,但每日的客流却扎实而稳定,且因菜品单价不菲,总体营收反而比最初预想的还要好上一些。
这日晚市打烊后,姚小星看着后厨剩下的小半桶米饭,有些发愁,对正在清点食材的季知棠道:“季娘子,今日米饭又剩了不少。”
季知棠抬头看了看,笑道:“无事,正好晚上给你们做道新吃食,就需要用这隔夜饭。剩下的,老规矩,一会儿你收拾好了,给城北那些乞儿送去。”
“哎,好!”姚小星立刻应下,随即又好奇地问,“季娘子,要做啥新吃食?有啥我能帮忙的不?”
“还真有。”季知棠也不客气,指挥道,“你去把那边几个小陶锅都洗净擦干,放到灶上用小火慢慢预热着,注意别烧太烫,免得粘底。预热好了就在锅底刷一层薄薄的猪油,既能防粘又能增香。”
“好嘞!”姚小星得了指令,手脚麻利地干了起来。
季知棠则开始准备配菜。她取出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薄片,下热锅煸炒至变色,油脂溢出,加入一勺浓香的大酱和少许捣碎的豆豉,快速翻炒均匀,酱香肉香瞬间被激发出来,盛出备用。
接着又将茭白切成小丁,菠菜洗净,另起锅分别翻炒至断生,保留其脆嫩口感。最后是金黄的玉米粒和翠绿的豌豆,简单翻炒,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这时,姚小星那边几个小陶锅也已准备妥当。季知棠将打散的剩米饭倒入锅中,用铲子仔细压实,尤其是锅底和锅壁,确保米饭能充分接触热源。“保持小火,烤上一会儿,听到有轻微的噼啪声,锅边米饭微微发黄就好了。”她叮嘱道。
趁着烤米饭的功夫,她将炒好的五花肉、茭白丁、菠菜、玉米豌豆一一分装到小碟里。又用小碗调了些酱汁,大酱加少许糖和醋,调和成咸鲜适口的风味。
很快,陶锅里传出了细微的“滋滋”声,米香混合着猪油的焦香飘散出来。季知棠揭开锅盖,只见锅底的米饭已然形成了一层浅浅的金黄色锅巴。她将各种配菜五彩斑斓地铺在米饭上,中间留出一个小窝,磕入一个新鲜的鸡蛋,再沿着锅边淋入调好的酱汁。
“盖上盖子,再焖一小会儿。”她说着,将几个陶锅依次盖好。
诱人的香气从锅盖边缘丝丝缕缕地溢出,勾得在院子里洗手准备吃饭的何氏、季知蘅都忍不住探头来看。连平日沉稳的季知舟,也从书本里抬起头,吸了吸鼻子。
“开饭啦!”季知棠将几个滋滋作响、热气腾腾的陶锅端上桌。一揭开盖子,混合着米香、肉香、酱香和焦香的浓郁气味轰然散开,令人食指大动。锅底的米饭焦黄酥脆,上面的配菜色彩鲜艳,中间的鸡蛋正处于完美的溏心状态。
季知棠拿起筷子,熟练地将鸡蛋、配菜与米饭充分拌匀,每一粒米都裹上了酱汁和蛋液,夹杂着焦香的锅巴和脆嫩的蔬菜。“尝尝看,这叫‘石锅拌饭’。”
她先给眼巴巴望着的季知蘅盛了一小碗。小丫头吹着气吃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哇!好香!锅巴脆脆的,好好吃!还有玉米,甜甜的!”
何氏、季知舟也各自尝了,都纷纷点头称赞。米饭焦香,配菜丰富,酱汁咸鲜适中,溏心蛋液增加了顺滑的口感,层次极其丰富。姚小星吃得头都不抬,只觉得从未吃过如此美味又新奇的饭食。
何氏吃着,却想起一事,微微蹙眉道:“这拌饭是好吃,只是每日这般剩饭,终究是浪费了些。”
季知棠点头:“娘说的是,我也正想着这事。明日开始,米饭只煮一桶,另一桶的位置,我打算用来盛例汤。每日固定一种汤品,免费提供给用餐的客人。”
姚小星一听,立刻赞同:“这个好!季娘子,最近好多客人吃饭时都问我要水喝。要是有了免费的汤,又好喝又解渴,肯定更能吸引客人!”
何氏想了想,又道:“既是免费的,成本需得控制些。做些素汤便很好,比如冬瓜汤、菘菜蛋花汤或是菘菜豆腐汤,材料便宜,喝着也清爽。”
季知棠有些惊讶地看着母亲,心中欣慰。曾几何时,在桃源镇面对大伯逼债都手足无措的何氏,如今竟也能清晰地考虑到经营成本和顾客需求了。“娘说得对,就按您说的办。明日就先做菘菜蛋花汤。”
第二日午市,店铺照常营业。出餐台最边上,多了一个冒着热气的大木桶,旁边立着个小木牌,写着“今日免费例汤:菘菜蛋花汤”。
恰巧衙役苏木又来了。他省吃俭用了几天,才攒够钱再来打打牙祭。一进门就熟络地跟季知棠打招呼:“季娘子,今日又做了啥好菜?我可惦记你家那糖醋排骨呢!”
季知棠笑容满面:“苏官爷来得正好,糖醋排骨还有!今日还新上了免费例汤,菘菜蛋花汤,您尝尝?”
“免费?”苏木眼睛一亮,这正中他下怀。他赶紧去打了一份,只见清亮的汤水里漂浮着翠绿的菘菜丝和缕缕金黄的蛋花,虽然蛋花不多,但免费提供的汤品竟真有蛋花,已是极为难得了。
他喝了一口,清爽暖胃,忍不住赞道:“季娘子大气!汤品免费,竟还有蛋花,味道也好!”
季知棠笑道:“应该的,大家照顾生意,我们自然要用心。”
其他食客听着,心里也都十分舒坦。说起来,季家速食店能迅速火起来,味道好是根本,但这无可挑剔的服务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别家食肆,桌椅难免沾些油污,伙计袖口或许带着面渍,掌柜伙计见多了人来人往,有时难免显得怠慢。
而季家店铺,虽不大,却洁净得发亮。桌椅每日擦拭,灶台不见污秽,何氏、姚小星甚至季知棠自己,都戴着干净的围裙和头巾。
季知棠从客人进门就笑脸相迎,那笑容真诚又温暖,让人如沐春风。
何氏打菜手稳量足,遇到饭量大的汉子说一句“嫂子多给点”,她便会实实在在地添上一大勺。季知蘅算账又快又准,递上筷子时软糯的一声“祝您用餐愉快”,总能让人会心一笑。
姚小星眼疾手快,见客人吃得冒汗,立刻递上微湿的凉面巾……
在这里吃饭,感受到的是尊重和关怀。花同样的钱,甚至更少的钱,却能享受到远超别处的体贴和美味,谁又不愿意来呢?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