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知棠是被一阵尖锐的窒息感逼醒的。
喉咙里仿佛还残留着浓烟灼烧的剧痛,眼前最后的画面,是那辆失控的重型卡车车灯刺破雨幕、占据整个视野的恐怖白光。
她猛地睁开眼,胸口剧烈起伏,贪婪地吞咽着空气。
入眼的,是青灰色的旧帐顶,边缘洗得发白,打着细密的补丁。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混合着淡淡霉味和草药苦涩的气息。
这不是医院。
一股全然陌生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带着尖锐的疼痛强行涌入脑海。
季知棠,十六岁,明州鄞县桃源镇季家村人。
父亲季林,一个农家子,耗尽心力才考出来的秀才。
亲生母亲胡兰在她六岁时意外去世,父亲独自一人带两个孩子实在不便,经人介绍娶了何莲。
何氏是城北何家胭脂铺老掌柜家独女,何氏嫁人后何掌柜不久就病逝。
父亲季林在前年缠绵病榻后撒手人寰。
家中现在的人口还有:继母何氏;弟弟季知舟,十四岁,在镇上的兰亭书院读书;同父异母的妹妹季知蘅,才八岁。
“呼……”她长长地、颤抖地吐出一口气,冷汗浸透了单薄的中衣,黏腻地贴在背上。
她撑着身下硬邦邦的木板床坐起身,环顾这间狭小的卧房。泥地夯实,墙壁略微有些斑驳,唯一的家具是一张旧桌和一个掉了漆的木箱,窗纸破了个小洞,透进一缕微凉的晨光。简陋得令人心头发沉。
这具身体残留的记忆清晰地告诉她:季家,已然山穷水尽。
父亲季林生前治病欠下的债务,像悬在头顶的利剑。
当初何氏为救丈夫,早已变卖光了何家陪嫁、以及季家的所有田产铺面,如今仅剩这最后一间位于桃源镇上的小铺子,以及何氏最后藏着、准备给季知舟交束修的二贯钱。
而此时门外大伯季木,催债催得一次比一次急,一次比一次难听。
屋外传来刻意压低、却难掩激烈的争执声,穿透薄薄的门板。
“何莲!我兄弟尸骨未寒,你们孤儿寡母就想赖账不成?五贯钱!白纸黑字画了押的!今日说什么也得给我个说法!”一个粗犷的男声拔高,带着咄咄逼人的气势。是大伯季木。
“大哥…大哥息怒…”一个柔弱的女声带着哭腔响起,是何氏,“不是赖账,实在是…实在是眼下凑不出这许多…舟哥儿的束修…书院那边也催得紧…”
“我管你什么束修不束修!”季木的声音更大了,带着不耐烦,“那是你儿子!我兄弟留下的债,你们就得还!凑不出?我看你们是不想还!卖铺子!不是还有间破布铺子吗?赶紧卖了抵债!”
“那铺子…那铺子是相公留下的…是棠姐儿的嫁妆…”何氏的声音细若蚊呐,带着最后的挣扎。
“嫁妆?”季木嗤笑一声,满是讥讽,“饭都要吃不上了,还想着嫁妆?季家都要被你们拖垮了!我兄弟要是在天有灵,看到你们这样,怕是要气得活过来!今天要么还钱,要么…哼!”
门板被拍得震天响:“季知棠!我知道你在里头!你是长姐,当得了这个家!出来给句话!”
屋内的季知棠深吸一口气,属于现代灵魂的冷静迅速压下了初来乍到的慌乱。
她掀开打着补丁的薄被,赤脚踩在冰冷粗糙的泥地上,迅速套上床边叠放的一套同样洗得发白的青色粗布衣裙。动作间,身体残留的记忆让她对这套衣物无比熟悉。
她拉开门。
清晨微冷的空气涌进来,夹杂着院子里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小院同样简陋,屋檐下,身形微胖、穿着半旧褐色布裙的何氏正局促不安地绞着双手,脸色苍白,眼圈泛红。
她对面站着一个穿着体面些绸布直裰、身材微胖、留着两撇短须的中年男人,正是大伯季木。他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和恼怒。
看到季知棠出来,何氏像抓住救命稻草,慌忙上前一步,嘴唇哆嗦着:“棠姐儿,你大伯他…”
季知棠的目光越过何氏,平静地落在季木脸上。那眼神既不怯懦,也无原主惯有的对继母的尖锐敌意,只有一种审视和疏离的冷静。
季木被她看得微微一怔,随即那股子蛮横又涌了上来,指着何氏:“棠丫头,你来得正好!你爹欠我的五贯钱,你娘说拿不出来?家里不是还有铺子?你爹没了,你就是老大,你娘做不了主,你来做主!卖铺子还债,天经地义!”
“大伯,”季知棠开口,声音带着刚醒的微哑,却异常清晰,“欠债还钱,自然天经地义。只是铺子的事,总得容侄女亲眼看看,心里有个章程。父亲才去,大伯如此步步紧逼,传出去,怕是对大伯的名声也不好。”
她语气平淡,话里的意思却像软钉子。
季木被她噎了一下,尤其那句“父亲才去”和“名声”,让他脸上有些挂不住,恼羞成怒道:“少拿话堵我!名声?你们孤儿寡母拖着欠债不还,那才叫丢我季家的脸!我给你们三日!三日之内,要么还钱,要么我去衙门递状子!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