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辞接过东西,仔细查看。砚台和墨锭都是上品,纸张也光滑细腻。她一边听着春汐叽叽喳喳的讲述,一边看似随意地翻看着包东西的牛皮纸和纸绳。
果然,在包着墨锭的那张牛皮纸内侧不起眼的角落,她摸到了一处极细微的凹凸感!是用针尖刺出的几个小点!
盲文?!顾九渊的人竟然会用这种方式?!
沈清辞心中一震,面上却不露分毫,笑着对春汐道:“辛苦你了,东西很好。下去领赏钱吧。”
打发走春汐,她立刻闩上门,仔细辨认着那牛皮纸上的针眼。幸好前世在医谷时,为了救治一位眼盲的婆婆,她曾学过一些基础的盲文。
针眼组成的符号很简单,代表着一个时间和一个书架编号:“午时三刻,甲柒”。
午时三刻……那是书局人流量相对较少的时段。甲柒……应该是书局的某个特定书架。
这是在告诉她,下次可以让信使在午时三刻,去甲柒书架附近等待指令或交接物品!
成功了!线路打通了!
沈清辞压下心中的激动,将那张牛皮纸小心地烧毁。
接下来,她需要筛选有价值的情报,并通过这条线传递出去。
她开始更加留意府中的动静。沈弘自从西角门事件后,似乎更加忙碌,回府时常带着一身酒气和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幕僚在书房密谈的时间也更长。沈渊则经常奉命出城,去京郊大营,似乎在整顿军务。
下人们的闲言碎语中,开始夹杂着一些关于朝堂局势的模糊传闻。除了漕运案还在深挖,似乎边关也不太平,北方的狄戎部落时有异动,兵部忙于调兵遣将,粮草调度成了大问题。甚至隐约有流言说,皇上似乎有意让哪位王爷亲自督办粮草……
这些信息碎片,看似零散,却可能蕴含着重要的动向。
沈清辞将听到的关于兵部调度、粮草困难、以及皇上可能属意王爷督办等信息,用密写药水(她用几种药材偷偷配制而成)写在了一张看似空白的宣纸背面,然后将这张纸混入一沓同样的宣纸中。
几天后,她又借口需要一种特殊的描金粉来抄写佛经封面,再次派春汐去了墨韵书局,并暗示她去甲柒书架附近寻找“灵感”。
春汐懵懂地去了,回来时果然带回了那种描金粉,而那沓宣纸中最中间的那一张,已经被悄无声息地换掉了。
沈清辞用特殊药水涂抹后,新换回来的纸上显现出两个简单的字:“已悉。”
顾九渊收到了。
这种隐秘而高效的传递方式,让沈清辞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等待、依靠别人怜悯的弱者,她开始拥有了主动输出和影响外界的能力。
然而,就在她逐渐熟悉这条新渠道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她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危险。
这日,她正在梳理近期听到的关于边关粮草的信息,忽然想起前世的一件小事。前世大约也是这个时间,林枫曾得意地向沈清柔炫耀,说他父亲通过一位致仕的老国公的关系,拿下了一笔利润丰厚的生意,像是与军需有关,当时沈清柔还羡慕不已。
老国公……致仕的国公……京中致仕且还有影响力的老国公并不多。她仔细回忆,忽然想起一位姓李的老国公,似乎就住在城西的榆钱巷!这位李国公当年在军中人脉极广,即便致仕,能量也不容小觑。
林枫家通过他的关系拿下的军需生意……在这个边关吃紧、粮草匮乏的节骨眼上?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沈清辞立刻警觉起来。这或许是一条比粮草调度本身更值得深挖的线索!
她立刻将“李国公”、“榆钱巷”、“军需生意”这几个关键词,用密写方式记录下来,准备下次传递出去。
然而,还没等她找到机会再次派遣春汐,第二天,郝嬷嬷却在送来的新茶点中,带来了一句看似随口的“提醒”:“大小姐近日抄经辛苦,但也需谨记,佛法精深,当专注于经典本身,外务杂书,还是少看为宜,以免扰了清净。”
沈清辞心中猛地一凛!
郝嬷嬷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在警告她不要通过书局传递太多消息?还是她发现了什么?亦或是……顾九渊觉得她最近传递的信息过于频繁或敏感?
是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有些急于求成了。频繁派遣丫鬟去书局,即便理由充分,也难免引人注意。更何况,她传递的信息开始触及军需、老国公这个层面,这其中的水太深,牵扯太大,顾九渊或许不希望她过早打草惊蛇,或者……不希望她涉入过深?
一股寒意悄然爬上脊背。
与虎谋皮,她必须时刻谨记自己的位置和分寸。顾九渊给她便利,是让她做“眼睛”,而不是让她自作主张地去捅马蜂窝。
她立刻收敛心神,脸上露出受教的表情,柔顺道:“嬷嬷说的是,是清辞近日有些心浮气躁了。日后定当专心抄经,不再为外物所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涅盘归:废柴嫡女搅风云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涅盘归:废柴嫡女搅风云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