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君推行变法、确立军功爵制以来,已有百年历史。
若制度本身存在问题,理应在过往百年间逐步显现。
然而百年来,秦国不仅未见弊端,反因军功爵制而士气高涨,锐士如云,六国闻风丧胆。
如今秦国能一统六合,军功爵制功不可没。
如此制度,何来问题?
又或者说,若制度真有缺陷,又如何支撑秦国强盛百年,并最终完成天下一统?
莫非昔日商君真乃旷世奇才,即便制度有瑕,也能使秦国受益百年,直至完成霸业?
“天幕上的太子殿下,此番言辞是否过于冒进了?”
右丞相王绾也细思良久,却未见军功爵制有何不妥,望着天幕上的扶苏,语气中透出一丝疑虑。
虽然众人皆知这位天幕中的太子聪慧过人,见识非凡,但毕竟年仅五岁。
一个五岁稚童,竟直言对秦国的根本制度提出质疑,并称有补充建议与未来隐患。
此事听来,似乎已超出常理所能接受的范畴。
纵然聪慧,也应有限。
“然而,我等皆知天幕上的太子天资卓绝,对世事常有独到见解。”
“他既如此直言,或真察觉到军功爵制中我们未曾注意的隐忧。”
廷尉李斯目光灼灼地盯着天幕,语气坚定地说道。
自从天幕上的扶苏曾称他一声“李师”,李斯便对这位年幼的太子生出几分亲近与信任。
因此,即便此刻太子之言令人震惊,他仍选择相信扶苏的判断。
站在前列的秦始皇嬴政,手中长剑重重一顿于地。
原本隐隐欲起的争论之声,顿时归于沉寂。
嬴政目光扫过群臣,声音冷峻:
“军功爵制是否有弊,诸卿听罢自会知晓!”
“未听其言,便妄加评议,成何体统!”
众臣闻言,皆肃然低头应命。
……
“那暴秦的军功爵制度竟有破绽?”
旧韩之地,张良目光一亮,紧盯着天幕上的扶苏。
军功爵制乃秦国立国之本,若其存在漏洞,或许可以借此动摇秦国根基,引发动荡。
甚至,若能善加利用,推翻秦朝亦非妄想。
但时机稍纵即逝,行动必须迅速。
由于一旦天幕上太子扶苏将军功爵制度的弊端揭示出来,届时暴秦必然会展开补救,设法修正军功爵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正当张良打算深入思考秦国军功爵制度的潜在缺陷时,他却忽然停下了思绪。
因为他猛然察觉到另一个关键点——既然太子扶苏能指出军功爵制度存在问题,
那么天幕中的太子扶苏是否也已经思考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呢?
倘若他不仅指出问题,还同时公开了解决方法,
届时暴君若直接采纳扶苏所提出的对策,来完善军功爵制度,
那么自己眼下所作的推演与谋划,是否还会产生任何意义?
“哼,我就知道这个暴君之子绝不会真正让我有机会削弱秦国!”
张良冷冷一哼,望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面色满是愤然。
自“太子扶苏”出现以来,他所听到的皆是秦国的好消息,却再未听闻任何关于他的利好。
此刻,张良不禁再度怀念起先前那个“长公子扶苏”。
当初“长公子扶苏”登场时,他所看到的尽是扶苏的不利信息,秦国则频频遭遇挫折。
看来,还是那个“长公子扶苏”更“贴心”一些。
【秦王嬴政眉头微挑,虽先前已料到扶苏或许会带来令人意外的惊喜。】
【然而他却未曾料到,扶苏甫一登场,竟直言不讳地指出秦国立国根本——军功爵制度存在问题!】
【这早已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了!】
【不过,嬴政自幼为质于他国,少年时饱受屈辱,之后颠沛流离返回秦国,成年后又隐忍多年,方夺回王权。】
【虽说未必能做到真正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但至少不会因扶苏一句话便失态失措。】
【于是他神色如常,手指轻叩案几,沉稳地问道:“讲讲看,你所谓的补充建议是什么?”】
【“还有,你所说的军功爵制度未来可能面临的弊端,又是什么?”】
【太子扶苏亦未绕弯,坦然答道:“儿臣认为,如今的军功爵制度,在对士卒的人文关怀方面尚显不足。”】
【秦王嬴政注视着眼前的太子,语气平静地回应道:“一级公士,享俸禄五十石,赐田一顷、宅一所、仆役一名。”】
【“二级上造,享俸禄一百石,赐田二顷、宅两所、牛三头、仆役二人。”】
【“三级簪袅,享俸禄一百五十石,赐田三顷、宅三所,可于马上佩戴丝带为标识,并可在军中享用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份、干草半石。”】
【“四级不更,享俸禄二百石,赐田四顷、宅四处,并免除更卒之役。”】
【“五级大夫,享俸禄二百五十石,赐田五顷、宅五所……”】
【“爵位越高,所能享有的待遇也越优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