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知具体应如何着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而如今,通过对百姓衣、食、住、行与耕作方式的了解,这些问题便成了孤前行的方向。”
“譬如在‘食’这一方面,目前百姓主要依赖五种主食和五种蔬菜,那么孤是否可以考虑设法为他们增加一种普遍可用的主食,或一种常见的蔬菜呢?”
“多出一种选择,百姓的食物种类便多一分,吃食便可能更充足一些,也许便能吃得更饱一点。”
【“再比如,孤知晓眼下百姓所使用的耕作器具,那么是否也可以设法加以改良,使耕作效率得以提升呢?”】
【“若百姓的耕作效率提升,便能腾出更多时间去开垦新田,日后再收获的粮食也会随之增加。”】
【“这样一来,百姓或许便能吃饱饭,不必再食用粗糙的带壳麦饭了。”】
【“唯有了解当下的实情,方能针对问题加以改进。”】
【“这便是孤这几日所得的一部分心得,尚有另一部分,孤尚不能断定其准确性。”】
【“因此还需在后续探访其他县的孤寡老秦人时,加以对照印证,才能确认这部分心得是否属实。”】
章邯起初尚存疑虑,待听完太子扶苏的这番阐述后,渐渐理清思路,最终心服口服。
至少此刻,他也明白了,若想让天下百姓日后皆能吃上不带壳的麦饭,自己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努力。
……
此时,天幕之下,秦始皇嬴政、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一众大秦君臣纷纷点头称是。
太子扶苏在天幕上所展现出的思考方向,确实极具价值!
而紧接其后,众人便在心中暗道:这思路,马上就是我们的了!
感谢太子扶苏于天幕之上给予的启发!
如今,他们也明白了,若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吃上精细粮食,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果真是朕的贤子、亲生儿子!”嬴政心中如是念道,望着天幕上的扶苏,目光中又添了几分满意。
“不愧为大秦储君,所思所虑皆有益于国。”一众文武官员亦在心中感慨。
对他们而言,只要方向明确,以他们的能力,自能迅速推进,取得成效。
更要紧的是,扶苏对于百姓衣食住行、耕作之事的深入理解,也为他们补上了许多平日未曾留意的知识。
毕竟,场中众人,大多出身贵族世家。
若说真正了解百姓日常起居、耕种之苦,那还真谈不上。
简单来说,谁曾真正下地劳作过?
又或者说,真正耕过田的人,恐怕根本没有机会站在这里。
因为在当下这个时代,若需亲自下田耕作,便意味着无暇顾及读书识字。
而若连识字都做不到,那想当一个最低级的秦吏,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即便是最基层的秦吏,也必须识文断字,通晓律令。
唯有如此,才能向百姓解释何事可行、何事违法,违法之后又当受何种处罚。
至于文官之路既已不通,那武将之路如何?
这确实是一条出路,也是当时秦国底层百姓唯一一条真正可行的上升之路。
换言之,是七国之中,唯一能让百姓打破阶层、改变命运的路径。
为何秦国终将统一六国?
是因为秦国连续出了包括嬴政在内的七代贤君?
还是因嬴政本人的雄才伟略?
固然有这些因素,但真正根本的原因,还是商鞅所确立的军功爵制!
说得直白些,即便嬴政去世,甚至秦国连续几代君主皆短命而亡。
只要军功爵制不被废除,其余六国未进行类似改革并坚定施行,
那么不论秦国遭遇多少风雨,损失多少君主,
只要国祚未绝,最终统一六国的,仍是秦国!
归根结底,在一个以血统为重、贵族世袭、阶层固化、百姓难有出头之日的时代,
秦国的军功爵制,却为所有底层百姓,打开了一道公平上升的大门。
这便是一束光,一束温暖黎民百姓的光!
为了这束光,无数黎民百姓愿意如飞蛾扑火般前赴后继,甘愿以自身为柴薪。
只为让这束光,持续燃烧、不断明亮,直至彻底取代高悬天际的骄阳,辉耀四方,普照天下!
有句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秦国所实行的军功爵制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也正是如此吗?
不过,虽说军功爵制度为底层百姓提供了一个改变命运、跨越阶层、出人头地的机会,
但想要通过军功爵位跻身朝堂,与诸位文臣武将同列上殿奏事,却是极其艰难,甚至可以说万分不易。
秦国实行二十等军功爵位制,所有国人皆可凭借军功受爵。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斩杀一名敌人,便能晋升一级爵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杀神白起,被誉为七国第一猛将,统领秦军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斩敌百余万,战无不胜,为秦国扫平六国立下不世之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