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有了今日这一番回答,扶苏将来是否还能继位,都成了未知之数。
与其为扶苏担忧,不如多为自己谋划,再立新功。
想到这里,李斯目光微转,悄悄扫了一眼远处的左丞相隗状与右丞相王绾二人。
在他看来,这两位丞相年事已高,怎能长久居于高位?将来新任丞相之位,理应由他取而代之!
儒家博士淳于越则满脸焦急,目光紧锁着扶苏。
他此刻甚至有些懊悔,不该将扶苏教导得如此正直守礼。
虽然从儒家立场来看,“以德得天下”确实是正统之说,但在座之人,谁看不出皇帝真正期待的是“商汤、周武以兵得天下”这个答案?
就连扶苏自己,恐怕也明白这一点!
可他偏偏坚持己见,说出那句注定会触怒始皇的回答!
这样的回答,除了激起皇帝的怒意,让皇帝对他更加不满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好处?
淳于越一时之间,实在看不出。
即便扶苏真心相信“以德得天下”,但在这关键时刻,稍稍圆融一些,顺从圣意说一句“以兵得天下”,难道不也无伤大雅?
要知道,他们儒家可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扶苏身上。
若扶苏最终未能成为秦帝国的第二位君主,那他们儒家多年的投入便将付诸东流!
淳于越并未忘记,那“长公子扶苏”的天幕预示中,扶苏最终并未继承帝位。
如今扶苏再度踏上相同的歧途,他甚至一度想出言替其辩解几句。
然而,面对此刻明显怒意已生的始皇帝,他终究还是不敢轻举妄动。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秦始皇嬴政缓缓闭上双眼,粗重的呼吸声中,透露出内心的震荡。
其实在提问之前,他早已预料到长子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回应。
可当真正听到这个答案时,嬴政心中仍是一阵怒火翻涌,几乎难以压制。
此刻,他终于有些明白,为何未来那个“自己”会下令赐死这位长子。
如果未来的扶苏依然固执如初,甚至愈演愈烈,那嬴政恐怕仍会选择最极端的处理方式——要么废为庶人,要么令其终老于闲散之中,甚至最终赐死。
这三种结果之中,他选择了最决绝的一种。
低头拱手的扶苏虽未抬眼,却也能大致猜到殿中众人的反应。
他当然知道,“以兵得天下”才是父王想要的答案。
可他始终坚持,“以德得天下”才是事实。
这不仅是他多年受儒家教诲的结果,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判断。
试问,若仅凭兵力,那夏桀之时,难道唯有商汤拥有强军?
不,除了商汤以外,当时还有九夷等部族同样拥有军队。
同样,在商纣统治时期,难道唯独周武王拥有兵力吗?
当然不是。
除周武王之外,当时尚有不少诸侯都具备军事力量。
那么为何天下之人没有支持九夷,也没有投靠其他诸侯,而最终一致拥护商汤与周武王呢?
这正是因为商汤与周武王的德行,远超其余诸侯太多!
正因如此,他们才能赢得天下人心,最终登上公主之位。
这正是扶苏反复思索后得出的结论。
不过,他只是说出了最终的判断,并未将自己完整的思考过程一一陈述。
倘若秦始皇嬴政能听到扶苏所经历的整个思辨过程,或许此刻心中对他的不满,也便不会如此之深。
重新压抑住心中怒火的秦始皇嬴政,望着跪在地上的扶苏,冷冷下令:
“抬起头来!”
“跪着!”
“听一听,另一个‘你’是怎么说的。”
扶苏虽然性格刚直,却也极为孝顺,向来对父皇言听计从。
否则,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他也不会仅凭一封真假未明的赐死诏书,就毅然决然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扶苏的孝顺是有前提的,那便是不与他认为的道义相冲突。
否则,即便面对始皇本人,他也会坚持己见,直言不讳。
正如历史上他虽被贬至上郡监军,却依旧屡次上书进谏。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