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知文话音尚未落下,酒馆之中顿时喧哗起来,众人有的发笑,有的疑惑,唯有李岩静坐不动,目光锐利如刃,直直刺向胡知文的眉心。
他早已察觉到其中破绽:秋香取银票一事,本属绝密之事。黑白双煞身死之时,知晓此事的不过三人——神龙教主、神武大将军,以及那蒙面老者。如今胡知文竟能详细叙述此事,且细节毫无差错,岂是道听途说所能做到的?
“你如何得知此事?”李岩缓缓开口,声音虽不高亢,却压下了满堂的哄笑。
胡知文脸色微微一变,随即苦笑说道:“在下……说漏嘴了。”
此言一出,实际上已无退路。若再加以遮掩,反倒显得心虚;不如顺势坦诚相告,以半真半假之言语,换取一线生机。
“那蒙面老者,确系在下的授业恩师。”他低头说道,“然而师父从未传授我武艺,只命我背熟《古今贤文》,每日诵读三遍,不得有误。”
“《古今贤文》?”八臂哪吒项充一愣,随即拍腿大笑道:“好特别的授业方式!莫非你师父也是吴少师的门下?”
“并非如此。”胡知文抬眼,目光清澈明亮,“师父所图谋的,并非学问,而是‘名’。他说:‘天下人皆受吴用启蒙,便当感念其恩德。如今吴用蒙难,若有能护其周全之人,便是替天行道。’”
此语犹如石头投入深潭,涟漪逐渐扩散开来。
李岩眸光微微一闪。他瞬间推演出三层逻辑:
其一,蒙面老者杀害黑白双煞,表面上是为了复仇,实际上是为了报恩——此乃表层动机;
其二,借胡知文之口散播“授业之恩”的说法,意在凝聚人心,塑造吴用“师道化身”的形象——此为中层布局;
其三,更为深远的是,或许有人欲借“尊师重道”之名,集结天下曾受吴用影响之人,形成一股隐秘势力——此为顶层图谋。
而这一切的起始,竟是几句童蒙读物。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胡知文朗声再次诵读,字字铿锵有力。
李岩闭目凝神,脑中陡然开启百倍清明之态。
刹那间,千丝万缕的线索串联成一张大网——
吴用当年所着的《千字文》《古今贤文》,本是民间开蒙之书,流传极为广泛。但凡识字之人,几乎无不诵读过。如今这些散落于江湖的读书人、小吏、教书先生,甚至绿林豪客,皆可自称“受过吴用点拨”。一旦“报恩”成为共识,便如暗火燎原,无需号令,自会聚集起势力。
究竟是谁布下此局?
不是吴用本人,便是那个藏于幕后的女人——乐安长公主朱徽媞。
她掌控神龙教,网罗女侠,早有重整朝纲的志向。若能将吴用塑造成“天下共主之师”,则其行动便不再是私仇,而是“代天下学子讨公道”,名正而言顺。
这才是真正的谋国之策:不靠刀兵之力,而靠话语权;不立旗帜,而立道统。
“牛儿你说什么?你也要去帮吴少师杀光黑白双煞,就凭你这点本事,去送命才是真的吧!”一名老兵讥讽道。
八臂哪吒愤怒地扑了上去,众人再次哄闹起来。
唯有李岩不为所动,心中冷冷一笑:这场喧闹,或许正是设计好的掩护。让真相在嬉笑之中悄然扎根,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为有效。
与此同时,城外官道上,石将军石勇正亲自送儿子出城。
“此去京城,若遇到娇娇姨一行人,同行最为适宜。”石勇沉声说道,“若遇不到,则暂且留在母亲身边,不必急于前行。”
石亨含泪点头道:“孩儿明白。”
旁人听来,不过是父子间的叮嘱。但在李岩此刻的推演之下,每一句话皆暗藏机锋:
“娇娇姨”是谁?为何与石亨的母亲有关?又为何特意强调“同行最好”?
“暂居母侧”——暗示石亨的母亲身处安全之地,且有庇护之力;
“不必急行”——实则是等待信号,而非单纯地尽孝。
再联想到石勇身为边将,竟肯将亲生儿子送往昌平州学究府为人质,此举表面上是屈从,实则是埋下棋子。一旦风云突变,石亨便可凭借“质子”的身份接近权力中枢,暗中传递消息。
这是典型的梁山遗风:以退为进,藏锋于拙。
而在另一处,孙师爷携家带口离开城池,看似仓皇逃遁,实则步步谋划。
他拖延三日交割官妓,表面上说是配合春三十娘,实际上是为自己争取时间完成两件事:
其一,与郑关西汇合,确认造反计划的细节;
其二,试探春三十娘的底线——她究竟只是庇护青花阁残部,还是另有图谋?
当他宣布“卖身契已交女侠”时,全场震惊。但真正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未撒谎,却也未将事情说全。
卖身契确实已经移交,但是否仍然有效?是否已被销毁?春三十娘是否有权释放官妓?这些问题,留待后续的发展去解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