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珩在宗室郡王宴席上的严词拒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某些人试图“私了”东南大案的幻想。对方见威逼利诱无效,便彻底沉寂下去,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感却愈发浓重。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三司会审在皇帝的严旨督促下,迅速展开。锦衣卫诏狱内,赵元、陈彪等一干涉案要犯被分开提审。冯铮坐镇,刑部、大理寺派出的皆是精干官员,审讯日夜不休。起初,赵元、陈彪等人还试图狡辩抵赖,但在锦衣卫的手段和如山铁证面前,心理防线相继崩溃,开始陆续招供。
供词如同剥茧抽丝,一层层揭开了东南官商勾结、通匪资敌的惊天黑幕。赵元供认,他利用“千金阁”为掩护,长期为“黑帆”及“影堂”销赃、传递消息、贿赂官员;陈彪则交代了如何利用职权,倒卖军械给海盗,并在袭击钦差案中提供情报、调开巡防。更令人震惊的是,随着审讯深入,一些隐藏在更深处的名字开始浮出水面——闽州知府、按察副使、乃至浙直总督衙门内的数名中高级官员,都或多或少的涉案其中!
案情的严重性远超预期,已不是简单的贪腐或通匪,而是涉及东南军政两界的一场系统性腐败!消息传出,朝野哗然!皇帝震怒不已,连下严旨,要求彻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
一时间,东南官场人人自危,与赵元、陈彪有过往来的官员纷纷上表请罪或试图撇清关系。京中与东南有牵连的官员亦是风声鹤唳,昔日门庭若市的府邸变得门可罗雀。
在这片肃杀的气氛中,永宁侯府却显得异常平静。萧景珩依旧每日前往兵部,专注于整饬军务条例,对三司会审的进展似乎漠不关心。沈清辞则深居简出,将内宅打理得滴水不漏。但暗地里,侯府的耳目却时刻关注着诏狱内的风吹草动。
这日深夜,莫先生留下的副手再次悄然入府,带来了会审的最新密报。
“世子爷,世子妃,”副手压低声音,神色凝重,“赵元在严讯之下,又吐露了一个惊天秘密!他声称,数年前,曾通过一神秘中间人,向……向京中某位‘王爷’进献过巨额‘冰敬’‘炭敬’,以求在东南行商时得到庇护。虽未直言名讳,但其描述的时间、方式与睿亲王在世时的惯例极为吻合!此外,陈彪也含糊提及,倒卖军械所得巨款,有一部分经赵元之手,流向了京城某处……似乎与内务府采办有些关联!”
京中王爷!睿亲王!内务府采办!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惊雷,在萧景珩和沈清辞心中炸响!虽然赵元未敢明指,但矛头已隐隐指向了已倒台的睿亲王残余势力,甚至可能牵扯到宫闱深处!
“果然如此!”萧景珩眼中寒光爆射,“睿亲王余孽,贼心不死!竟将手伸到了内务府!看来,东南的贪腐网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庞大,根子更深!”
沈清辞亦是心潮起伏:“若真牵扯到内务府,此事就更加复杂敏感了。陛下那里……”
“陛下圣明,自有决断。”萧景珩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但此等蠹虫,必须连根拔起!否则国无宁日!你将此讯息,通过绝密渠道,直接呈报冯铮,他知道该怎么做。”
“是!”副手领命,却又犹豫道,“只是……世子爷,此案牵连越来越广,若继续深挖,恐……恐引火烧身啊。”
萧景珩自然明白副手的担忧。案子查到王爷、内务府这个层面,已触及了最敏感的神经。再查下去,谁知道会牵扯出什么惊天秘闻?届时,办案之人很可能成为某些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甚至有性命之忧。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萧景珩神色凛然,毫无惧色,“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永宁侯府世代忠烈,岂能因畏首畏尾而纵容国贼?你去告诉冯铮,放手去查!天塌下来,有我萧景珩顶着!”
副手浑身一震,被萧景珩的决然气魄所感染,重重一抱拳:“属下明白!誓死追随世子爷!”
副手退下后,书房内一片沉寂。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凝重的面色。
“世子爷,”沈清辞轻声道,“此案已非寻常刑案,恐涉及天家阴私,储位之争。我们需做好万全准备,应对一切可能。”
“我知道。”萧景珩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声音低沉而坚定,“这是一场硬仗,躲不过,也不能躲。唯有迎难而上,方能杀出一条生路。清辞,府中内外,尤其是父亲母亲那边,需你多加费心。”
“妾身责无旁贷。”沈清辞郑重应下。
接下来的日子,三司会审在巨大的压力下继续进行。赵元、陈彪的供词越来越深入,牵扯出的官员级别越来越高,案卷堆积如山。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无人敢轻易对此案发表意见,生怕引火烧身。皇帝连续数日未曾临朝,只在养心殿批阅奏章,无人知晓圣意如何。
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一桩意外事件,再次将永宁侯府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