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李氏与外界秘密联络的渠道被发现,如同一根致命的导火索,被永宁侯府牢牢攥在了手中。永宁侯萧远震怒之余,采纳了沈清辞和莫先生的建议,决定暂不打草惊蛇,而是布下天罗地网,静待幕后黑手自投罗网。
莫先生亲自坐镇,调动了最精锐的暗探,对那个城南破旧小院以及所有可能与之关联的人员,进行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严密监视。同时,侯府内对三房的监控也提升到了最高级别,李氏及其贴身丫鬟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形的掌控之中。
沈清辞则坐镇中枢,每日听取莫先生和钱妈妈的汇报,冷静分析着每一条看似微不足道的线索。她深知,对手极其狡猾,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前功尽弃。
一连数日,监视并无重大进展。那个接头的半大小子似乎只是个最低级的信使,每日除了在贫民区游荡,便是偶尔与几个同样不起眼的小乞丐接触,并未与任何可疑的大人物会面。李氏在府中也异常安分,除了每日例行的起居,几乎足不出户,连与丫鬟的交谈都少得可怜。
这种死寂般的平静,反而更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
“他们在等。”沈清辞对莫先生分析道,“要么是时机未到,要么是……他们察觉到了危险,暂时蛰伏。”
莫先生点头:“世子妃所言极是。老奴也认为,对方如此谨慎,所图必然不小。我们需更有耐心。”
“光有耐心还不够。”沈清辞沉吟道,“或许……我们可以给他们制造一点‘机会’?”
莫先生眼中精光一闪:“世子妃的意思是?”
“父亲近日因东南军务,时常入宫议事,有时甚至深夜方归。”沈清辞缓缓道,“若此时,府中传出一些‘消息’,比如……父亲因东南军务棘手,与幕僚在书房密议至深夜,忧心忡忡……又或者,母亲因担忧父亲,旧疾复发,需静养几日,府中事务暂由我一人打理……”
莫先生立刻明白了沈清辞的意图:“世子妃是想示敌以弱,制造侯府内部空虚或混乱的假象,引他们出手?”
“不错。”沈清辞点头,“对方屡次受挫,必然急切。若他们认为有机可乘,或许会按捺不住,冒险行动。只要他们动,我们就有机会抓住把柄。”
“此计甚妙!”莫先生抚掌赞道,“老奴这就去安排,定将消息‘不经意’地传到该听到的人耳中。”
计划悄然实施。很快,京城一些隐秘的圈子里,便开始流传起永宁侯因东南军务焦头烂额、侯夫人忧思成疾的消息。永宁侯府门庭看似依旧森严,但内部似乎透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和疲惫。
这微妙的“变化”,果然引起了暗处窥探者的注意。
监视城南小院的暗探回报,那个半大小子近日外出的次数明显增多,似乎在更频繁地打探消息。同时,莫先生安插在睿亲王府外围的眼线也传来消息,称王府一个负责采买的管事,近日与几个身份不明的商贾接触频繁。
风雨欲来的气息,越来越浓。
这日傍晚,永宁侯果然如“传言”般,被紧急召入宫中议事。赵氏也依计“称病”,早早歇下。沈清辞独自在书房处理事务,烛光摇曳,映照着她沉静而略显疲惫的侧脸。
亥时刚过,钱妈妈匆匆进来,低声道:“世子妃,有动静了!监视小院的人发现,那小子半个时辰前偷偷溜了出去,往……往城西的方向去了!那边有几处荒废的宅院和仓库!”
沈清辞心中一凛:“城西?可有人跟着?”
“莫先生亲自带人跟去了,怕打草惊蛇,离得远。”钱妈妈回道,“府内也加强了戒备,三房那边,老奴加派了双倍的人手盯着。”
“好。”沈清辞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漆黑一片的城西方向,心弦紧绷。鱼儿,终于要咬钩了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书房内寂静无声,只能听到烛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沈清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推演着各种可能。对方会选择在城西的废弃之地接头?还是会有什么更出人意料的举动?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窗外传来一阵极轻微的、有节奏的鸟鸣声——是莫先生留下的紧急联络信号!
沈清辞立刻推开后窗,一道黑影如鬼魅般闪入,正是莫先生身边的一名心腹暗探。他单膝跪地,语速极快却清晰:“禀世子妃!目标在城西废仓与一黑衣人接头,交接了一封密信!莫先生已命人暗中跟踪黑衣人,特命属下回来报信,并请示是否抓捕信使?”
密信!沈清辞眼中精光暴涨!果然有重大收获!
“信使暂不抓捕,继续监视,看他是否返回小院,或者另有举动。”沈清辞当机立断,“重点跟踪那个黑衣人!务必查出他的身份和落脚点!”
“是!”暗探领命,瞬间消失在夜色中。
沈清辞关上窗,心脏怦怦直跳。密信!那里面会是什么内容?是给李氏的指令?还是更重要的情报?跟踪黑衣人的线索,能否直指幕后主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