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馆里,王老师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尚且稚嫩的面孔,声音沉稳地开口:“欢迎各位同学选择参加篮球队的选拔。我先说清楚,市一中篮球队,不是兴趣小组,也不是用来混学分的。我们是省级传统强队,每年的目标,至少是打进省级决赛。这意味着什么?”
他顿了顿,留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然后一字一句地说:“意味着超高强度的训练,意味着绝对的纪律和付出,也意味着,如果你能留下来,穿上印有‘市一中’的队服,你获得的不仅是荣誉,还有在高考赛场上实实在在的竞争力。但是——”
这个“但是”被他刻意加重,所有学生的心都跟着一紧。
“荣誉和资格,不是凭空掉下来的。要想得到,先要证明你配得上。”王老师指了指脚下的场地,“选拔,就是第一道关,也是最残酷的一关。现在后悔,想轻松度日的,可以出列,直接离开,不丢人。”
队伍里出现了一阵细微的骚动,有几个学生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但没有人动。能考进市一中的学生,多少都有些心气,谁也不想在起步时就认输。
“很好。”王老师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是赞许还是别的情绪,“那么,我们开始第一个项目——底线折返跑。”
听到这个项目名称,队伍里传来几声不易察觉的抽气声。显然,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项目的“威名”。
王老师走到球场一侧的底线,用脚点了点那条白线:“规则很简单。从这条底线开始,听到我的哨声后,全力冲刺到对面底线,脚尖必须过线,同时用手触摸地面,然后立即折返,回到起点,同样触摸底线。如此反复,直到我喊停。”
他环视众人,补充道:“我不要求你们像专业运动员一样跑17趟那么夸张,但我会根据你们的完成质量、冲刺速度和折返时的姿态来判断。我要看的,不光是你们的绝对速度,更是你们的冲刺耐力、心肺功能,以及最重要的——意志力。这是模拟比赛中一个高强度攻防回合后的体能极限。在球场上,当你觉得肺都要炸了的时候,比赛还在继续,你怎么办?是放弃,还是顶上去?”
他的描述让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参差不齐的回答声响起。
“大点声!没吃饭吗?”王老师厉声喝道。
“明白了!”这次的声音整齐划一,响亮了许多。
“好,第一排,准备!”
第一排的十五六个男生应声走到起点线后,纷纷俯下身,做出起跑姿势。每个人的表情都紧绷着,如临大敌。
“哔——!”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长空。
十几道身影如同离弦之箭般射了出去,脚步声噼里啪啦地砸在地面上,扬起细微的灰尘。起初的几趟,大家还能保持队形,速度也都不慢。冲刺,触地,折返,再冲刺……动作看起来还算流畅。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材略显瘦弱的男生小声对旁边的同伴抱怨:“我的妈呀,这比中考跑一千米还难受……”他的同伴,一个高个子,已经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只能摆摆手,示意别说话,保存体力。
跑到第七、八趟的时候,差距开始明显拉大。体能好的几个,如一个剃着板寸、肌肉线条分明的高个男生,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冲刺势头,折返时脚步依然有力。而大部分人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脸色由红转白,呼吸声变得粗重而急促,像破旧的风箱。汗水开始大量涌出,浸湿了头发和运动衫。
“快!快!速度提起来!触摸底线要干脆!弯腰,摸地!不是让你去捡钱!”王老师站在场边,声音冷峻,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像一台精准的计时器,“想想比赛最后时刻,你差这一步,就可能被对手绝杀!顶住!”
“哔——!”“哔——!”哨声有节奏地响着,催促着学生们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那个戴眼镜的瘦弱男生在第十趟左右时,脚步已经明显踉跄,在一次折返时,甚至没能站稳,直接扑倒在了地上。他双手撑地,剧烈地咳嗽着,脸色惨白,尝试了两次都没能立刻爬起来。
王老师走到他身边,并没有伸手去扶,只是低头看着他,平静地问:“还能继续吗?”
男生抬起头,汗水顺着眼镜腿往下流,他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地摇了摇头。
“旁边休息。”王老师的声音依旧平静。
有了第一个放弃的,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紧接着,又有两三个学生陆续停了下来,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喘气,脸上写满了痛苦和绝望。
“哔——!”又是一声长哨,王老师终于喊了停。“够了,第一排,结束。”
还站着的学生,闻声几乎同时瘫软在地,有的直接呈“大”字形躺倒,胸口剧烈起伏,连话都说不出来。
王老师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然后看向狼狈不堪的众人,尤其是那几个中途放弃的,淡淡地说:“篮球,光有想法是不够的,它需要你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这只是开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