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心思重重的方立功,清风寨并未恢复往日的平静,反而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以一种更高昂的节奏运转着。楚云飞的关注,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清风寨如今不容小觑的分量,也更坚定了林峰加速发展的决心。
战车工厂的竣工仪式简单而隆重。没有彩旗,没有锣鼓,只有全体在场官兵自发汇聚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当林峰亲手按下那象征着启动的按钮(一个连接着工厂内部线路的简易闸刀),巨大的厂房内部,所有照明灯次第亮起,将原本有些昏暗的空间照得如同白昼,各种机床、吊装设备发出低沉的嗡鸣,仿佛一头被唤醒的钢铁巨兽,正准备发出它的第一声咆哮。
“我宣布,清风寨战车工厂,正式投产!”林峰的声音通过一个简陋的扩音器传遍厂区,引发了又一轮的欢呼浪潮。
早已准备就绪的工程师(由系统默认赋予基础操作知识的红警单位担任)和技术学徒(从教导队选拔的苗子)们,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根据林峰下达的指令,第一批生产订单被迅速安排下去。
首先被提上日程的,是四辆轻坦克。每辆消耗800能量,四辆便是3200点。当第一辆轻坦克的底盘开始焊接,那飞溅的焊花和刺鼻的金属气味,在所有人闻来,都充满了希望与力量的味道。同时,为了配合装甲部队的机动和防空,两辆多功能步兵车(每辆600能量,共1200点)也被列入首批生产名单。
能量储备如同开闸泄洪般迅速消耗,但林峰毫不心疼。他看着系统界面上依然充裕的数字,知道这只是必要的投资。有了稳定的采矿收入,这些消耗很快就能补充回来。
就在战车工厂轰鸣声昼夜不息的同时,山寨的整体建设也并未停歇。利用缴获和百姓支援的物资,大量的简易营房被搭建起来,以满足日益膨胀的部队需求。周卫国主持的新兵训练营和教导队更是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校场上终日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新兵们在那队沉默寡言、技艺精湛的“老大哥”带领下,进行着近乎残酷的淘汰式训练。每天都有跟不上进度的人被刷下来,转入辅助部队或后勤单位,而坚持下来的,则如同脱胎换骨般,眼神中的怯懦和茫然逐渐被坚毅和锐利所取代。
林峰偶尔会去教导队授课,他讲的不是具体的战术动作,而是更宏观的东西——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他将一些超越时代的思想,结合当下的民族危亡,用最朴实的语言灌输给这些未来的军官种子。他深知,一支有灵魂、有信仰的军队,远比一支只有精良装备的军队更可怕。
这一日,林峰与周卫国再次登上了山寨后的制高点。夕阳的余晖将群山染成一片金红,俯瞰下方,景象已与月前截然不同。
原本略显空旷的山谷,如今已被密密麻麻、规划有序的营房、仓库、训练场和功能建筑填满。兵营和新建的战车工厂如同两颗强劲的心脏,不断泵出新的力量。川流不息的采矿车沿着开辟出的道路,将远方的资源源源不断运回,转化为山寨发展的血液。校场上,数千官兵正在进行晚课,整齐的队列,震天的口号,以及偶尔响起的、属于新式武器的独特射击声,交织成一曲雄浑的战争交响乐。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有了如此家当。”周卫国语气中带着感慨,他指着下方,“不算还在训练的新兵,仅完成基础整合、可随时投入战斗的部队,已经超过一个加强营的编制。而且,核心连队完全实现了自动火器化,火力强度远超日军同级部队。再加上即将成军的装甲分队……”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眼神中的光芒说明了一切。这支部队,已经具备了主动出击、攻坚拔点的能力,而不再仅仅是局限于游击骚扰。
林峰的目光则投向了更远方,落在了摊开的地图上,那个被红圈标注的县城——平安县。
“卫国,你看。”林峰的手指点在平安县的位置,“黑云据点被拔除,周边日伪军风声鹤唳,龟缩不出。我们的外部压力暂时减轻,但这也是暴风雨前的宁静。鬼子绝不会坐视我们成长,下一次来的,恐怕就不是一两个中队,至少是一个大队,甚至更多。”
周卫国神色凝重地点点头:“不错。我们必须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进一步壮大自己。下一步,是继续清扫周边据点,巩固根据地,还是……”
“我们的根基已经初步稳固。”林峰打断他,手指重重地在平安县上一敲,“是时候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了。一个县城,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大的人口,更是一个象征!收复一座县城,将极大鼓舞全国的抗战士气,也才能真正让鬼子感到切肤之痛!”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平安县,就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周卫国深吸一口气,眼中燃起战意。攻打县城,这在他以前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任务,但如今,看着山下那支蒸蒸日上的军队,感受着身边这位指挥官深不可测的底蕴和决心,他竟觉得并非没有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血亮剑:我的红警强国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亮剑:我的红警强国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