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并不想去什么黑市之类的地方,因为,他年纪太小了。
而且他知道哪里有,还不远,就是十来里路,一个多小时吧。
老规矩,开着隐身,在晚上直奔日军华北农事试验场而去。
半个小时后,何雨柱站在华北农事试验场高耸的围墙外。
说实话,出行靠指南针,非常给穿越者丢脸。
下一秒,他迈开步子,如同散步一般,径直从大门口两个荷枪实弹的日军卫兵中间走了过去。
卫兵的目光扫过他所在的位置,却没有任何反应,仿佛那里只有一团空气。
他的探测能力如同无形的雷达,以他为中心向前方蔓延,四十几米范围内的一切细节尽收“眼底”。
他略过普通的办公房和试验田,意识直接锁定了场地深处那片戒备更加森严、结构也更加坚固的连排库房。
他走向其中最大的一间库房,厚重的木门和巨大的挂锁对他形同虚设。
他的意识早已穿透墙壁,将内部的情况探查得一清二楚。
库房内部的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庞大。
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存放在最里侧独立区域的几个特制陶罐和密封金属箱。
他的意识穿透容器,里面是颗粒饱满、形态各异的稻谷。
正是他此行的首要目标:京西稻的四个珍贵品种,紫金箍、石窝稻、白芒稻、小红芒。
每样种子都有几十斤或者百来斤。
还有小麦种子:十几个麻袋里装满了籽粒饱满的小麦,估计有上千斤。
玉米种子:几个大木箱里是金黄的玉米棒子,脱粒后也能有几百斤。
大豆种子:满满的几麻袋,豆粒滚圆。
高粱、谷子(小米):各自堆了七八个麻袋。
旁边紧挨着的木架上,整齐码放着一摞摞纸质档案,封面上清晰地写着“种植记录”、“农事观测日志”等字样。
能留在这里的种子,肯定不简单。
没有片刻犹豫,意念一动,这些珍贵的种质容器连同所有相关的档案,瞬间从原地消失。
但这仅仅是开始。
他的探测范围覆盖了整个库区,真正的收获才刚刚浮现。
主粮储备区的景象足以让任何饥饿的人疯狂:
标准麻袋包装的大米,堆砌成了一道道高墙,粗略估算不下五百袋(每袋60公斤),总计超过三十吨。
同样规模的面粉垛,四百袋(每袋25公斤)只多不少,总量超过十吨。
黄澄澄的小米、高粱米等杂粮,也用巨大的麻袋装着,各自堆了上百袋。
何雨柱慢慢的移动。
他的意念如同最有效率的搬运队,扫过之处,物资成片成片地消失。
紧接着,他又转向旁边的副食库。
成箱的罐头(鱼肉、牛肉)、压缩干粮堆满了半个库房。
封装严密的食盐、白糖各有几十大袋。
甚至还有不少珍贵的药品箱,上面印着红十字和日文说明。
基本上也是奎宁和青霉素,但是量不多。
同样毫不客气,全部收走。
这里还有个小型养猪场,养殖空间不够大,就收了几头,一个头公的五头母猪,都是没煽的。
最后是农资库。
崭新的锄头、镰刀、铁锹,成包的化肥,密封的农药,乃至几台小型柴油发动机和一些燃油,都被他一并笑纳。
不到十分钟,这几座原本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库房,变得如同被飓风扫过,空空荡荡,一尘不染,只剩下地面上货物堆放留下的压痕。
何雨柱转身,沿着原路离开,再次如同幽灵般穿过大门岗哨。
没有直接回去,再收点东西,都踩好点了,东来顺郊外的养殖场。
路还是比较简单的。
何雨柱蹲在“东来顺”养殖场的羊圈后面,像只蛰伏的野猫。
羊已经归巢了。
已经是后半夜,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只有两个伙计靠在外边打盹。
他的目光落在羊圈上。
几百来只黑头白羊挤在一起,在月光下格外显眼:
浑身的毛雪白,唯独脑袋乌黑发亮。
每只羊的可用部分只有40%而已。
这个时候的东来顺,随风逐流而已,谈不上好坏。
但何雨柱也谈不上好坏,他的道德底线也不高,而且,要的不多。
一只,两只,三只……
羊群开始接二连三地消失。
它们甚至来不及发出叫声,就这么悄无声息地从圈里不见了。
有个伙计似乎听到点动静,抬起头眯着眼看了看,没什么动静,嘟囔着又趴了下去。
何雨柱的动作很快。
他的意识锁定每一只黑头白羊,确认品种无误后就直接收进空间。
他要的全部都是未被阉割的种羊和母羊,不然你拿那些阉割过的,吃完就没了。
不过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十二只羊全部转移完毕。
三头公的,九头母的,何雨柱不知道配比是否合理,就这样吧。
但他没有立即离开。
探测能力向旁边的库房延伸,很快“看”到了挂在梁上的几只已经处理好的羊腔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