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邦心里一紧,面上保持平静:“哦,是正常的工作调动,那边派出所刚成立,缺人手。”他不敢提及任何关于抓捕行动的字眼,生怕引来更多的担忧和盘问。
母亲更关心他的生活起居,絮叨着问他吃得好不好,住得惯不惯,警服够不够换洗。当李振邦含糊地说“都挺好”时,母亲眼圈又红了:“肯定吃苦了,你看你都瘦了。今晚别走了,妈给你做红烧肉吃!好不容易回来一趟……”
看着母亲忙碌的背影和父亲关切的眼神,李振邦忽然意识到,无论他来自何方,在这个1950年的时空里,这两个老人,就是他无法割舍的羁绊。他们给予的这份质朴而深沉的爱,是真实的,是他这个“异乡人”在这个冰冷时代所能触摸到的、最温暖的慰藉。
午饭时,饭桌上的话题渐渐放开。父亲李墨轩问起他对当前时局的看法,语气中带着老一辈知识分子特有的谨慎和探究。李振邦谨慎地选择着词汇,结合自己在派出所的见闻,谈了些对新社会基层建设的观察,避开了敏感的政治话题,但态度积极正面。
李墨轩听着,不时点点头,最后叹了口气:“新社会,新气象,你们年轻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前途远大。好好干,要对得起这身衣服,对得起政府的信任。”
这一刻,李振邦仿佛看到了无数这个时代普通家庭的缩影,他们在动荡过后,怀着忐忑又期盼的心情,努力适应着新的规则,并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黄昏时分,李振邦告别了依依不舍的父母,承诺以后会常回来看看。母亲塞给他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几个煮熟的鸡蛋和一小罐她自己腌的酱菜。
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李振邦的心情与来时已大不相同。家庭的温暖暂时驱散了穿越者的孤独感,赋予了他一种更真实的“存在感”。他明白了,他要守护的,不仅仅是抽象的法律与秩序,还有这条弄堂里千千万万个像“家”一样的平凡灯火。
他的根,不仅仅扎在了派出所的泥土院里,也通过血缘的纽带,连向了这座城市的深处。 这份牵绊,是责任,也是力量。他知道,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此刻,他脚步坚定。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沪上警事:1950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