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的风裹着细雪,从冷宫砖缝里钻进来,像无数把小刀子在割人脸。萧明煜缩在夹墙的阴影里,手里攥着半块发硬的窝头,耳朵紧贴着潮湿的青砖——自从上个月在柴房外墙上发现那条裂缝,他就开始琢磨这堵墙里藏着的秘密。
“吱呀——”
夹墙深处传来木板挪动的声响。六岁的明煜屏住呼吸,膝盖上的冻疮蹭到粗糙的墙皮,疼得他龇牙。半个月前,他看见孙顺往夹墙里塞了个油纸包,说是“陈年旧物”,可那包角露出的半片青铜,分明和井里的镜碎片一个颜色。
“啪嗒。”
一粒石子从头顶掉落,在脚边砸出个小坑。明煜抬头望去,只见头顶的横梁上有个拳头大的孔洞,透过它能看见对面屋子的一角——那是间堆满典籍的密室,墙上挂着几幅山水屏风,屏风前摆着一张檀木棋桌,桌上散落着黑白棋子。
“又迟到了。”
突然响起的声音像块冰扔进后颈。明煜猛地转身,却只看见夹墙里的蛛网在晃动。那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金属般的冷硬,仿佛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商君书·开塞》,背。”
明煜浑身一颤。他想起三天前,也是这个声音,在他偷听到东宫阴谋后突然响起,吓得他差点摔碎怀里的《贞观政要》。此刻他本能地张嘴,词句像被丝线牵着似的滚出来:“天地设而民生之......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停。”声音打断他,“‘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为何?”
明煜咬着下唇,后背蹭到墙上的砖棱。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盯着孔洞对面的棋桌,看见一枚黑子被缓缓推到棋盘中央,像滴墨落在雪上。
“因为那时没有‘镜子’。”声音里带着笑意,“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只能认母。等有了镜子——”话音未落,一道强光突然从孔洞射进来,明煜下意识闭眼,再睁开时,看见墙上映出一幅奇异的画面:黑子周围摆着五枚白子,呈扇形散开,每枚白子都被一束光连接到黑子上。
“这是‘驭臣五术’。”声音说,光束随着棋子移动而改变轨迹,“一曰‘势’,二曰‘术’,三曰‘法’,四曰‘威’,五曰‘恩’。你看这黑子,看似孤立,实则每枚白子都在它的光影里——群臣如星,君如月,月不照星,星便乱走。”
明煜瞪大双眼。墙上的光影组成复杂的图案,像极了孙顺曾在井沿刻过的龙纹。他忽然想起夹墙里摸到的半片令牌,上面刻着“影卫”二字,此刻正藏在他贴身的衣襟里,贴着那块三趾龙胎记。
“你是谁?”他终于敢开口,“为什么帮我?”
声音突然沉默。雪粒子打在屋顶上沙沙作响,明煜听见对面有棋子敲击棋盘的声音,一下,两下,像某种暗号。许久,那声音才说:“我是镜中客。你看这夹墙,看似分隔两地,实则一线相通——十年后,井边见。”
十年后?明煜想追问,却见光影突然消失,棋盘上的棋子被一只苍白的手扫到地上。那手戴着黑色手套,指尖露出半截青色指甲,形如鸟爪。明煜猛地想起冷宫流传的鬼故事,说有个前朝的镜卫指挥使,被活埋在夹墙里,指甲里还藏着剧毒。
“记住。”声音突然靠近,吓得明煜后退半步,“所谓明君,不过是让群臣在你这面镜子里看见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他们想看尧舜,你便装尧舜;他们想看桀纣......”话音未落,墙上突然映出一张扭曲的脸,眼角挑着朱砂痣,正是明焕的模样,“你便做桀纣。”
光影消失的瞬间,明煜听见密室里传来书页翻动的声音。他壮着胆子凑近孔洞,看见那人正在翻阅一本封面烫金的书,书名是《开皇镜鉴》,书脊上缠着铁链,铁链另一端锁在墙上的铁环里。
“殿下?”
孙顺的声音从夹墙入口传来。明煜慌忙后退,却不小心踢到一块松动的砖头。“哗啦”声中,一块青铜令牌从砖缝里掉出来,正面刻着“影卫”二字,背面是只展翅的凤凰——与他在井边捡到的镜碎片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您在这儿做什么?”孙顺举着油灯进来,皱纹里都是担忧,“这天寒地冻的,仔细冻着......”老人突然看见明煜手里的令牌,瞳孔骤缩,枯瘦的手猛地抢过令牌塞进怀里,“小孩子家家的,乱翻什么!”
明煜盯着孙顺发抖的手腕。老人袖口的断爪刀疤在油灯光下泛着青色,与令牌上凤凰的尾羽形成诡异的呼应。他想起镜中客说的“影卫”,想起夹墙里的光影教学,忽然伸手抓住孙顺的胳膊:“老顺,你是不是......和那个声音认识?”
孙顺的油灯差点摔在地上。火苗晃了晃,在墙上投出扭曲的影子,像两条交缠的蛇。老人盯着明煜的眼睛,突然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有些路,踏上了就不能回头。殿下可知,影卫的‘影’字,左边是‘景’,右边是‘彡’——景为光,彡为影,有光才有影,可光越强......”他顿了顿,喉结滚动,“影越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双生龙影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双生龙影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