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白金音质鉴赏夜”的成功,像在江州市年轻人圈子里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接下来几天,不断有那晚没到场的年轻人慕名来到“新风服装店”或“悦耳音响室”,询问是否还有“白金系列”磁带,或者打听下次鉴赏会什么时候举办。林凡和苏晚晴收集到的那厚厚一沓点歌单,更是成了最宝贵的市场情报。
然而,热闹过后,冰冷的现实依然摆在面前:知道了市场需求,却没有稳定的、合法的渠道去满足它。苏明通过南方关系寻找新歌母带的努力进展甚微,要么价格高得离谱,要么音质无法保证,还要承担来路不明的风险。通过李前进影响百货公司建立“排行榜”模式的设想,在体制内层层汇报中,也暂时没了下文。
林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歌源问题,刚刚点燃的市场热情很快就会冷却,“新风”磁带业务将重新陷入停滞,甚至可能被模仿者趁虚而入。
晚上,他独自在店里,对着墙上那张江州市区地图和那沓点歌单,苦苦思索。目光扫过地图上标注的“江州师范学院”、“市文化馆”、“工人文化宫”等单位时,他心中忽然一动。
“源头…歌曲的源头,除了唱片,不就是创作和演唱它们的人吗?”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林凡的脑海。
在80年代初,大量的流行歌曲并非完全来自港台,许多是由国内各地的文艺团体、歌舞团的演员创作或演唱的,通过电台广播、文艺汇演、以及内部发行的薄膜唱片或盒带小范围流传。如果能直接联系到这些文艺团体,拿到他们演出的录音,或者获得他们作品的授权,岂不是一条正大光明的路?
这个想法让林凡兴奋起来。虽然操作起来肯定困难重重,但至少方向是合法的,是符合政策导向的“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而且,如果能挖掘出一些有潜力的本地或本省歌手、乐队的作品,甚至可以进行合作,这远比倒卖来路不明的翻录带更有前景和价值!
第二天一早,林凡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苏晚晴。
“直接找文艺团体?”苏晚晴听完,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能行吗?那些都是国家单位,规矩多,门槛高,怎么会理我们个体户?”
“事在人为。”林凡目光坚定,“我们不直接要授权,那太不现实。我们可以先尝试合作,比如,购买他们正式演出或出版的录音资料,作为我们制作‘特色内容’磁带的素材。或者,更简单一点,我们可以尝试推广他们的作品!”
他拿起那沓点歌单,指着上面几首标注了演唱者、但并非邓丽君等大牌歌星的歌曲说:“你看,这几首歌,像《故乡的云》、《妈妈的吻》,演唱者都是我们国内文工团的老师,歌曲也都在电台播放过。这说明作品本身是允许传播的。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演唱者所在的单位,哪怕只是买到他们公开演出录音的复制品,也比我们用收音机翻录的音质好,来源也清晰!”
苏晚晴顺着林凡的思路想下去,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对啊!如果真能拿到演出级别的母带,那音质绝对有保障!而且,推广国内文艺工作者的作品,名正言顺!可是…我们怎么联系上他们呢?人家是大单位,我们连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林凡沉吟道:“我们需要一个桥梁。晚晴,你同学里,或者你父母有没有在文化系统工作的?哪怕是在文化馆、群艺馆这种单位也行,只要能帮忙牵个线,递个话。”
苏晚晴凝神想了想,忽然说:“我有个高中同学,她父亲好像是省歌舞团的乐队指挥!不过很多年没联系了…”
省歌舞团!这可是省级的专业文艺团体!如果能搭上线,资源级别完全不一样!
林凡心中一震,连忙说:“没关系!同学情谊最珍贵,试试看总没坏处。晚晴,这件事可能得麻烦你出面。你就以音乐爱好者和…嗯,一个热心推广优秀音乐的青年个体的身份,去拜访一下,表达我们的仰慕和合作意向,姿态放低一点,重点是先建立联系。”
苏晚晴看着林凡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试试。我那个同学叫柳青青,在省城读师范,我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她。”
“太好了!”林凡很高兴,“另外,我们自己也得多留意。广播电台的文艺节目、报纸上的演出预告,都多看看。有机会的话,我们甚至可以主动去听一些本地的文艺演出,散场后找机会和演员、乐队老师交流一下。”
策略定下,两人分头行动。苏晚晴开始想办法联系老同学柳青青。林凡则每天更加关注江州日报的文化版和广播电台的节目预告。
几天后,转机出现了。苏晚晴兴冲冲地告诉林凡,她通过其他同学要到了柳青青在省城的地址,已经写了一封信过去,说明了情况,希望能得到她父亲的帮助。虽然回信需要时间,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