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着那把沉甸甸的钥匙,林凡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开始了“根据地”的建设工作。
第一件事是搞卫生。这间十来个平方的小屋积满了灰尘,墙角挂着蜘蛛网,窗户污浊不堪。林凡回家拿了水桶、抹布、扫帚,又去杂货店买了最便宜的洗衣粉,然后一头扎进了小屋里。
初秋的天气已经带着一丝凉意,但林凡干得满头大汗。他先用扫帚将屋顶墙角的蛛网灰尘扫落,然后打来清水,兑上洗衣粉,用抹布一遍遍地擦拭墙壁和水泥地面。灰尘混合着污水流下,原本污浊的墙面渐渐露出了些许本色。最难清理的是那扇木框窗户,年深日久,油污灰尘粘得死死的,林凡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勉强让玻璃透出些光亮。
陈远吊着胳膊也来了,他干不了重活,就用一只手帮着递东西、洗抹布。“林凡兄弟,这活儿哪是你一个人干的,等我胳膊好了,我来弄!”看着林凡汗流浃背的样子,陈远既佩服又有些愧疚。
“没事,陈大哥,这就当锻炼身体了。”林凡抹了把汗,看着虽然简陋但已然干净不少的小屋,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基础的清洁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是粉刷。林凡去建材店买了几袋石灰粉,又买了一把新扫帚(用来当刷子)。他将石灰粉用水调成稀稠适中的浆液,然后学着记忆中见过的样子,用扫帚蘸着石灰水,一下下地粉刷墙壁。这是个技术活,一开始他刷得厚薄不均,甚至滴得到处都是,但很快就掌握了诀窍,动作变得流畅起来。洁白的石灰水覆盖了原本泛黄的墙面,小屋顿时显得亮堂、清爽了许多。
粉刷完墙壁,林凡又开始规划内部的布置。他需要货架和柜台。请木匠定制需要时间和钱,他决定自己想办法。他跑到附近的木材厂,花很少的钱买来一些长短不一的边角料木板,又去废品收购站淘换了几根结实的木方。没有钉子,就用旧铁丝捆绑固定。靠着并不熟练的手艺和一股韧劲,他居然真的搭起了两个简易的货架和一个略显歪斜但还算稳固的木头柜台。
王淑芬看着儿子每天早出晚归,身上不是石灰点就是木屑,心疼不已,但更多的是骄傲。她利用晚上的时间,更加拼命地踩着缝纫机,保证“货源”充足。她知道,儿子正在为这个家,拼出一个全新的未来。
几天后,当林凡再次站在这间小屋前时,几乎认不出它原来的样子。墙壁洁白,地面干净,窗户明亮。虽然货架和柜台十分简陋,但摆放整齐。他还特意买了一面便宜的镜子挂在墙上,又捡来一个废弃的瓦盆,洗干净后装上水,养了几棵随处可见的铜钱草,给这方小天地增添了一抹生机。
现在,只差一块招牌了。
林凡早就想好了店名,就叫“新风服装店”。名字通俗易懂,寓意着新的风尚、新的开始。他去找了街边写招牌的老师傅,用红漆在白木板上写下这四个端正的大字。当招牌挂上门楣的那一刻,林凡站在街对面,静静地看了很久。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在他胸中涌动。这是他的店,他亲手打造的第一个事业平台。
开业前夜,林凡和陈远一起将库存的二十多条裤子仔细熨烫平整,分门别类地挂在货架上和墙上。暖黄色的灯光(林凡换了个更亮的灯泡)照射在颜色各异的裤子上,竟然也有了几分“琳琅满目”的感觉。
“成了!林凡兄弟,真成了!”陈远看着这小店,激动地说。他的伤好了大半,已经能帮忙做些轻活了。
林凡点点头,目光扫过这间凝聚了他心血的小店,最后落在街对面那家“悦耳音响室”上。这几天忙碌,他只偶尔看到苏晚晴的身影进出,并未有机会交谈。明天开业,将是一个重要的开始,他希望能有一个“开门红”,更希望这红火能引起对面那个女孩的注意。
第二天,农历八月初八,是个吉利的日子。“新风服装店”正式开业了。林凡没有放鞭炮(太过招摇),只是将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一尘不染,让店内景象清晰地呈现在路人面前。
新颖的裤子,洁白的墙面,明亮的灯光,在这条以国营店为主的街道上,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很快,就有好奇的年轻人被吸引进来。
“同志,这裤子怎么卖?”
“能试试吗?”
“这绿色的还有大一号的吗?”
林凡穿着母亲特意用边角料给他做的一件新衬衫,精神抖擞地站在柜台后,面带微笑,耐心地回答着顾客的问题,介绍着裤子的款式和特点。陈远则负责维持秩序,引导试穿,忙而不乱。
生意比预想的还要好。或许是固定的店面带来了信任感,或许是林凡的用心布置提升了商品的“档次”,一个上午,就卖出去五条裤子。中午时分,店里暂时清静下来,林凡和陈远正准备轮流去吃午饭,店门被推开了。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是苏晚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