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的仓库前,野猪肉过磅后,财务人员递过来一沓崭新的钞票,何雨柱接过来一摸,票面图案和他常见的不一样——透着股新鲜劲儿。
“何副主任,现在都用新钱了,旧钱月底就停兑了。”财务笑着解释。
何雨柱心里咯噔一下,想起空间里堆积的人民币,那可是他攒了许久的家底。若是按兑换比例,那些钱换算成新币足有二十多万,这么大笔数目去银行兑换,难免引人注意。他不动声色地把新钱揣好,心想得另想办法。
回到办公室,他先把空间里全新的第一套人民币仔细收好,特意挑出50套完整的大全套,又留了苏三元、大黑十这些,剩下的钱,总得花出去才稳妥。
转天,他开着卡车直奔东单的信托商店。一进门就被震住了——货架上摆得满满当当,从瓷器、钟表,书画到家具,琳琅满目。他直奔字画区,问售货员:“有近代画家的画吗?”
“有啊,您想看哪位的?”售货员指着墙上挂着的卷轴,“齐白石的虾图,大幅的20块,小幅的10块。
何雨柱心里一动,这价格简直跟白捡一样。他又问:“有更早的吗?”
售货员往里屋一指:“里面有明代的,唐伯虎的仕女图、文征明的山水,还有宋代的,就是贵点,那幅宋画要1500块。”
他跟着进去一看,果然都是真品,墨迹陈旧却透着灵气。再看家具区,紫檀木的八仙桌、黄花梨的太师椅、鸡翅木的书架,用料扎实,雕工精细,最贵的一套座椅也才几十块。
“就这些,我全要了。”何雨柱当即拍板。
接下来的四五天,他开着卡车横扫了城里的信托商店,只要是够年份的古董,不管是字画和瓷器、玉器还是古籍,一概拿下。有些小玩意儿,两三块钱就能淘到,比如清代的瓷笔筒、民国的铜墨盒,便宜得让他都觉得不可思议。
等把空间里的旧币花得差不多时,神识一扫,只见空间里面摆得满满当当:东边是整排的紫檀家具,西边摞着卷轴字画,角落里堆着瓷器玉器,空气中都飘着老物件特有的沉香味。
何雨柱在卡车驾驶室里,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踏实了不少。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宝贝,既避开了兑换的麻烦,又攒下了这么多好东西,这波不亏。他盘算着该去逛逛旧货市场,说不定还有漏可捡。何雨柱开着卡车转进旧货市场时,正是最热闹的时候。两侧摆满了地摊,麻袋、木箱随意敞开着,里面堆着旧书、铜器、瓷器,小贩们扯着嗓子吆喝,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他没急着下手,先慢悠悠地逛着,眼睛像扫描仪似的扫过每个摊位。第一圈下来,大多是些寻常旧货——缺了口的粗瓷碗、掉了漆的暖水瓶、泛黄的旧报纸,他都只是笑笑路过。
转到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引起了他的注意。摊主是个老汉,蹲在地上抽烟,面前摆着个破木箱,里面扔着些锈迹斑斑的铜件,角落里压着个黑黢黢的物件,看着像块石头。
何雨柱装作随意地踢了踢脚下的石子,目光落在那“石头”上——入手沉甸甸的,表面蒙着层泥垢,却隐隐透着温润的光泽。他指尖悄悄凝聚一丝灵力探过去,只觉一股微弱却精纯的灵气从里面传来。
“大爷,这石头咋卖?”他漫不经心地问,顺手拿起石头掂量着。
老汉瞥了一眼:“捡来的,看着怪沉,你要就给5毛钱。”
“行,拿着玩。”何雨柱掏出钱递过去,把石头抱着,心里却掀起了波澜——这哪是石头,分明是块被泥土包裹的和田籽料,看这质地,极品。
往前再走,一个卖旧书的摊位前,几十本线装书堆在角落,封皮都快磨没了。他蹲下身翻了翻,大多是民国的通俗小说,却在最底下摸到一本蓝布封皮的册子,纸张泛黄发脆,上面用小楷写着“本草秘录”四个字。
“这几本旧书咋卖?”他把那册《本草秘录》混在其他书里一起问。
“论斤称,一斤8毛。”摊主忙着给别人找书。
何雨柱估了估重量,付了两块钱,抱着书转身就走。找了个僻静处翻开那本册子,里面竟记载着许多失传的草药炮制方法,还有几味灵药的生长习性,正好能用上空间里的药田。
连着几天,他天天泡在旧货市场,在一个修鞋摊旁,用一块钱淘到个清代的鼻烟壶,壶身绘着婴戏图,釉色透亮;甚至在一堆破铜烂铁里,捡出个铜制香炉,底款还清晰地刻着“宣德年制”。
最让他惊喜的是最后一天,在市场尽头的旧货店,墙角堆着个蒙尘的木匣子,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套文房四宝——端砚细腻如肌肤,狼毫笔锋挺直,最妙的是那方砚台,砚池里隐约有石眼,对着光看,像藏着颗小星星。
“咋卖?”他故作淡定地问店主。
店主扫了一眼:“里面的破烂没人要,你给10块钱拿走。”
何雨柱付了钱,抱着木匣子走出市场时,太阳已经西斜。他发动车子,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旧货市场,嘴角忍不住上扬——这捡漏的乐趣,可比直接买现成的有意思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情满四合院之双穿何雨柱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情满四合院之双穿何雨柱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