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物资方面,首要的就是粮食。李富贵知道,在那个年代,粮食是最珍贵的东西。他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中粮集团的负责人,表明了自己想要大批量采购粮食的意愿。起初,对方还以为他只是普通的粮食经销商,态度比较敷衍,但当李富贵报出巨大的采购量时,对方立刻重视起来。
双方在中粮集团的办公室里进行了洽谈。李富贵坦诚地说明了自己采购粮食的用途(当然隐去了空间的秘密,只说是用于特殊的储备),并表示愿意采购集团轮换下来的陈粮。中粮集团每年都会对储备粮进行轮换,这些陈粮其实品质完好,只是因为储存时间稍长,外观上不如新粮鲜亮,并不影响食用,这样也少暴露出粮食的用途。对于集团来说,这些陈粮放在仓库里也是占用空间,能有合适的买家收购,自然乐见其成。
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中粮集团以极低的价格将大批陈粮卖给了李富贵。这些粮食包括大米、小米、玉米、高粱等各种杂粮,还有大量的面粉。当一辆辆满载粮食的卡车源源不断地运往丰台区的仓库时,场面十分壮观。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粮食卸下来,整齐地堆放在仓库里,一袋袋、一包包,很快就堆成了小山。仅仅是粮食,就几乎填满了好几个仓库。
除了粮食,清单上还有棉花、布匹、药品、煤油、蜡烛、火柴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李富贵联系了相关的生产厂家和批发商,以批发价大量采购。药品方面,他特别注重采购抗生素、消炎药、止痛药以及各种外伤处理用品,这些在战争年代尤为珍贵。
工业机器的采购则相对复杂。李富贵根据何雨柱的要求,寻找那些适合小规模生产、便于运输和安装的机器,比如小型纺织机、抽水机,发电机组用来带动那些用电机器,等等。还买了一套小型的采石油和炼油装备,老根据地那有小油田。他通过外贸公司,从国内外厂家订购了一批质量可靠的机器,还特意采购了大量的零配件和维修工具,确保这些机器在未来能够长期使用。
与此同时,何雨柱也在忙着一件重要的事情——收集各种物种和种子。他托付李富贵帮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优质的粮食种子、蔬菜水果的种苗、畜禽的优良品种以及各种草药和树木的种子。
李富贵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和资源,联系了农业科研机构、种子公司和养殖场。很快,各种种子和种苗就源源不断地送了过来。有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有高产的小麦、玉米、大豆种子,还有苹果、梨、桃、柑橘等各种果树的种苗,以及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的优良品种。甚至还有人从国外带来了一些稀有的蔬菜种子和经济作物的种苗。
何雨柱将这些种子和种苗小心翼翼地收进无限空间里。空间里的环境仿佛是为它们量身打造的一般,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无论是种子还是种苗,都能在这里茁壮成长。他按照不同的种类,将它们分别种植或养殖在空间的不同区域,看着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心里充满了期待。这些生命,将是未来改善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希望。
李富贵还没有忘记收集书籍。他知道,知识和技术在任何时代都至关重要。他派人去各大出版社和旧书市场,搜罗那些对1943年那个年代有用的书籍。防治瘟疫和细菌的手册、农民识字课本、民兵训练手册、南北各地的赤脚医生手册、农业种植技术书籍、工业基础知识图谱……只要是能想到的、可能有用的书籍,都一一买了回来。这些书籍被整齐地打包,堆满了仓库的一角,等待着被送往需要它们的地方。
随着采购的物资越来越多,最初租下的十几个仓库很快就被填满了。李富贵不得不又在附近租了十个仓库,才勉强装下所有的东西。而那笔庞大的资金,在经过这一番大规模的采购后,也所剩无几。
当最后一批物资入库,李富贵站在仓库门口,看着那些堆得满满当当的物资,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这一个多月来,他和何雨柱几乎每天都在为这些事情奔波,如今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何雨柱走到他身边,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感激:“李叔,谢谢你,为我做了这么多。”
李富贵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傻孩子,跟我还客气什么。这些东西,能派上用场就好。”
夕阳的余晖洒在仓库的屋顶上,给这一片充满希望的物资储备地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何雨柱知道,有了这些物资,他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就能多一份底气,多一份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何雨柱在与空间的日渐磨合中,渐渐摸清了它的一些脾性。他发现,空间虽不能容纳活人,却能让活物安然存在——无论是叽叽喳喳的鸡雏,还是水里游弋的鱼苗,亦或是刚栽下的果苗,都能在里面活得好好的。起初,他只是试探着放进去几只小鸡,看着它们在空间里的草地上啄食、奔跑,后来又试着撒下一些鱼卵,没过多久,清澈的水塘里便多了许多灵动的小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情满四合院之双穿何雨柱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情满四合院之双穿何雨柱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