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内寂静无声,只有杨凡粗重的喘息和灵力在受损经脉中流转的细微声响。他强忍着背后火烧火燎的剧痛和全身散架般的酸软,艰难地运转《厚土诀》,引导着回气散和凝气丹的药力修复伤体。
此次地火熔河之行,代价惨重。玄龟盾彻底损毁,青蝉甲灵光黯淡,需要长时间温养才能恢复。自身更是内外皆伤,尤其是背后被火精灼伤之处,附着着一丝顽固的火毒,不断侵蚀着血肉和灵力,极难驱除。若非他《厚土诀》根基扎实,灵力浑厚,恐怕早已支撑不住。
足足调息了三天三夜,消耗了身上最后一枚凝气丹,杨凡才勉强将伤势稳定下来,背后那狰狞的灼伤结了一层黑红色的硬痂,火毒被暂时压制,但并未根除。灵力也恢复到了全盛时期的六七成。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石室中央那座稳定运转的小型传送阵上。阵法散发着柔和的白光,符文流转稳定,显然状态良好,与腐骨潭边那座残破的古阵截然不同。
他没有立刻踏上阵法离开。此地看似是终点,安全无虞,但他心中尚有牵挂。周长老、赵乾等人是否脱困?他们手中是否有其他保命手段?自己独自离去,于心难安,却也无可奈何。
将杂念压下,杨凡开始仔细打量这间石室。石室不大,除却传送阵,只有一张石床,一个石桌,除此之外,空无一物,显得异常简洁。但在石桌之上,他再次感受到了一丝微弱的、与《厚土诀》同源的灵力波动。
他走到石桌前,发现桌面并非完全平整,中心处有一个浅浅的、手掌形状的凹槽。他心中一动,尝试着将手掌按入凹槽,并缓缓注入《厚土诀》灵力。
嗡!
石桌轻轻一震,桌面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随即,一枚与他之前在磐石洞府得到的、记载《戊土真罡》的玉简外形几乎一模一样的灰色玉简,缓缓从桌面之下浮了上来。
“还有传承?”杨凡心中一跳,小心地拿起玉简,神识沉入。
这一次,涌入脑海的信息并非功法或神通,而是一段留影和大量的信息流。
留影中,显现出磐石洞府中那尊老者的形象,但不再是石雕,而是栩栩如生。他面容古朴,眼神深邃如同星空,带着看透世事的沧桑与平和。
“后来者,”老者的声音直接在杨凡识海中响起,温和而悠远,“你能至此,激活吾之留影,证明你已通过‘通幽三险’,心性、毅力、机缘皆属上乘,且身具精纯土行根基,与吾之道有缘。”
“吾道号‘磐石’,一生追寻土行大道,致力于‘厚德载物,不动如山’之境。然天地大变,道途多艰,吾深感飞升无望,寿元将尽,故留此地火淬心之路,筛选传人。”
“《戊土真罡》乃吾毕生心血所聚之护道神通,望你勤加修习,莫要辱没了它。然,神通虽强,终是外护。修行之本,在于自身,在于对天地法则的感悟。”
随着老者的话语,大量的信息流融入杨凡脑海。这些并非具体的修炼法门,而是磐石道人毕生对于土行大道的感悟、见解和经验!包括如何更有效地吸纳和凝练土行灵气,如何运用土行灵力滋养肉身、壮大神识,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土行阵法、禁制的粗浅原理和破解思路,以及几种利用土行灵力培育灵植、淬炼材料的独特法门!
这些知识,如同为杨凡打开了一扇通往土行大道更深处的窗户,其价值,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戊土真罡》本身!这是一位金丹期(杨凡根据其气息和话语推断)大能的修行底蕴!
“此地传送阵,通往外界一处安全所在,乃吾早年一处隐秘洞府,灵气尚可,你可在此安心修炼,消化所得。洞府内有吾留下的一些微末资材,算作赠予有缘人的启动之资。”
“吾之遗骸,便葬于磐石洞府雕像之下。若你有心,他日修行有成,路过之时,可为一炷香,告知吾道统未绝,吾心足矣。”
“大道独行,望你谨守本心,坚韧不拔。他日若有机缘,或可于九天之上,再闻吾道……”
老者的留影渐渐变得模糊,最终消散。那枚承载其遗泽的玉简,也耗尽了最后一丝灵力,化作齑粉,从杨凡指缝间流散。
杨凡站在原地,久久不语。心中充满了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前辈的感激与敬意。磐石道人不仅留下了强大的神通,更留下了无比珍贵的修行经验和一份沉甸甸的传承期望。
他对着虚空,郑重地行了一个弟子之礼。
“前辈教诲,晚辈杨凡,铭记于心。他日若有所成,必往磐石洞府,告慰前辈在天之灵!”
平复下激荡的心情,杨凡开始消化磐石道人留下的信息。那些关于土行大道的感悟,让他对《厚土诀》的理解瞬间加深了许多,以往修炼中一些晦涩难明之处,此刻豁然开朗。他甚至感觉,自己停滞不前的修为,都有了松动的迹象。
而那些杂学知识,虽然粗浅,却极大地拓宽了他的眼界。尤其是那几种培育灵植和淬炼材料的法门,或许能对他未来的修行之路提供不少助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