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制作出第一张“清洁符”的喜悦,并未让杨凡冲昏头脑。他深知,一张成功率不足百分之五的清洁符,远不足以改变现状。他将那张成功的符箓小心收起,没有立刻出售,而是继续铺开第四张符纸。
失败,失败,成功,失败,失败,失败……
夜晚的时间在笔尖的勾勒与一次次灵光溃散中悄然流逝。当窗外的天色泛起鱼肚白时,杨凡才疲惫地停下笔,揉了揉酸胀无比的眉心和精神过度消耗而刺痛的太阳穴。
他清点了一下成果。一夜之间,他耗尽了剩下的九十七张符纸,以及近半的灵墨。最终成功的,只有区区五张“清洁符”。
成功率:略高于百分之五。
这个数字低得可怜,但对于一个初次接触制符、无人指导、工具简陋的练气二层修士而言,已是极为不易。这完全得益于那《低阶符箓制法精要》中精妙的笔顺控制和灵力运转技巧,让他少走了许多弯路。
看着桌上五张散发着微弱灵光的清洁符,以及旁边厚厚一叠报废的符纸,杨凡心中默默计算。
成本:符纸一百张(十灵石),灵墨一份(约合五灵石,因只用了一半),符笔折旧忽略不计。总成本十五灵石。
产出:五张清洁符。按坊市地摊最低价,每张约售半块下品灵石。总收入二点五灵石。
净亏损:十二点五灵石。
一次尝试,几乎亏掉了他全部资产的三分之一。现实的冰冷,瞬间浇灭了初次成功带来的些许热度。
但他眼中并未露出气馁,反而更加沉静。“失败是预料之中。关键在于,能否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提升成功率。”
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强忍着疲惫,将所有的失败品一一摊开,仔细观察每一张符纸报废时的状态——是灵力中断?是笔锋不稳?是符文结构失衡?他将失败的原因与《精要》中的描述相互印证,努力找出自己手法上的细微瑕疵。
直到日上三竿,坊市重新变得喧嚣,他才将这些失败品小心收起(这些沾染了灵墨的废符纸或许还有其他用途,不能随意丢弃),然后和衣倒在铺子后间那张硬板床上,沉沉睡去。
两个时辰后,杨凡准时醒来。尽管依旧疲惫,但精神恢复了不少。他如常打开铺门,将那些无人问津的灵草矿石摆好,自己则坐在柜台后,一边运转《引气诀》恢复灵力,一边继续在脑海中反复模拟“清洁符”的绘制过程。
接下来的日子,杨凡进入了一种近乎苦修的模式。
白天,他守着铺子,利用极少的时间修炼和研读符箓知识。晚上,则彻夜不眠地练习制符。他将剩下的灵石再次投入,购买了更多的符纸和灵墨。
失败依旧是主旋律。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他对符笔的掌控越发熟练,对灵力的输出越发精准。尤其是在精神力高度集中时,他隐约感觉到,自己的神识似乎在这种极限压榨下,有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增长,虽然远未到能外放的程度,但对掌控自身灵力和符笔运转,带来了些许好处。
十天后,当他再次耗尽一批材料时,成功率终于勉强提升到了接近一成。五十张符纸,成功制作出了四张清洁符和一张他尝试制作的“轻身符”。
“轻身符”的成功,给了他更大的信心。这意味着他已经初步掌握了基础符文的勾勒技巧,可以尝试更复杂一些的符箓了。
成本与利润的账目,也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成功率提升,每张符箓的平均成本在下降。当他将成功率稳定在一成五左右时,制作清洁符已经能做到微利。而“轻身符”虽然难度更高,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但每张售价能达到两块下品灵石,利润远超清洁符。
杨凡并没有急于求成去挑战更难、利润更高的“火弹符”。他深知,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他继续以练习“清洁符”和“轻身符”为主,偶尔尝试一张“火弹符”熟悉手感,即使失败也不心疼,只当积累经验。
一个月后。
杨凡的清点着自己的资产。原本的四十二块下品灵石,在经历了初期的巨额亏损后,通过后续不断制符、出售,慢慢滚动,不仅回本,还增长到了六十七块。货架上除了原来的那些,角落不起眼处,多了一小叠他亲手制作的符箓——五张清洁符,三张轻身符。这是他准备用来出售的。
更重要的是,他的制符成功率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清洁符:接近三成。
轻身符:稳定在一成左右。
火弹符:尝试了十次,成功一次,成功率暂不计。
这个水平,在坊市底层散修符师中,算是勉强入门了。
是时候,将这些符箓转化为更多的灵石了。
他没有选择在自己的铺子里出售。一个以往只卖低阶材料的杂货铺突然开始卖符箓,太过引人注目。他决定,像大多数底层制符者一样,去青石巷摆地摊。
第二天清晨,杨凡早早来到青石巷,缴纳了一块下品灵石,租用了一个最偏僻、人流较少的小摊位。他将五张清洁符和三张轻身符小心摆出,没有标价,只是静静地坐在后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