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千百年来,出现那么多帝王,那说明,我的观点未被世人理解,而且,这些帝王应该也是不喜欢或是不认同我的观点,……”
孔子听着,在一边点了点头。老子继续道。
“世间本自然,万法皆一统,万法自然,这本就应该是个大同世界,却变成了家天下,家天下,却没一人能守得住,一个朝代,三百年尔,为什么?仅仅三百年,为什么没能守住?谁能回答我?……”
老子说着,看向四周一众帝王,可没有一个人愿意回答,或者说,他们根本答不出来。
李星辰看一众帝王实在没有人敢说什么,便再次恳请道:“还请先生就道德经给大家讲一讲,传世版本可能有点多,不知真假。”
老子拿在手里,轻轻的翻看,一会儿皱眉道:“这道德经已经改之七七八八,非吾原着也。”
“啊!”李星辰惊讶,“非您老原着?”
“呵呵!无需惊讶,无需惊讶!”老子哂然一笑,看向一众帝王,“帝王者,盖世人杰尔,若有经天纬地之着说,皆须为帝王服务,稍作修改,不作为奇,不作为奇!”
老子这样一说,座下帝王皆脸露傲然之色,意思很明白,你们这些所谓的圣人哲学,思想,不应该都是为帝王服务的吗。
“那这个书名是不是也改了?”李星辰好像听说过,说是这书名也有争议。
“无妨,无妨,”老子摆了摆手,“道德经,德道经其实无甚区别。无须纠结顺序。”
说着,老子心无波澜,轻轻的把书放置一旁,接着道:
“道可道,非常道。德非德,非常德。道非常道,德非常德。道为经,德为地,道为天,德为地,道德亦为天地。”
李星辰见老子开讲,虽然听不大懂,却是没有插话。只见老子看了一眼一众帝王,继续道:
“道乃天道,对天道,你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敬天,你们表面敬天,施政却有违天道。”
李星辰一听,这老子说话有点直哦,可能比较难听,不知这些帝王阿能听得进去?再看向座下一众帝王,一个个脸色都比较难看,不说话,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老子并不在意一众帝王在想些什么,又道:
“德乃纬地,对纬地,你们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敬地,须与民休养生息,共享天地之赐。”
说到这儿,老子抬眸,看向一众帝王:“你们哪家做到了?”
一众帝王被老子这样问着,全部低下了头,无人能回答。
“各位都是人杰,自诩有经天纬地之材,经天是有了,纬地却不见得。不错,你们有经天之材,所以,得了一块地,以为自己就是天,却无德,失了天下民心。天子,你们是子,而不是天,施德政,是代天行德政,而非逆天而行。”
一众帝王听到这儿,也只有太宗李世民抬起头来,认真听着。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开国者皆知要得民心,亡国者却不知已先失民心。”
“先生大才!”太宗终是开口赞叹了,“后世子孙未能真理理解何为‘水可载舟,亦能覆舟’也。”
“唔!”老子颇为欣赏的看了一下李世民,却也并未接话,接着又道。
“你们求长生而不得,你们却不知,得民心即长生,帝王若得民心,德政天下,名传万古,此亦乃长生尔。你们中,无人愿求万世骂名,后世子孙却干尽违德之事,纵有经纬之才,却无回天之力。”
说到这儿,老子似乎累了,仰首向天长叹:“乌呼,奈何!”
然后便是自言自语,“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也!”
说完,老子垂目,静思己过,传世《道德经》,或许是错的。
“二先生,似乎你的教化也没成功啊!” 坐在孔子旁边的柏拉图突然说道。
“不敢当二先生一说!”孔子立即略显惶恐道,“有大先生在,没有我这个二先生。”
“我们一些个帝王,没搞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词,”老子说着,笑咪咪的看向孔子,“是吧,孔先生?”
孔子脸上略显尴尬,这是自己请教老子后悟道而出的理念,可惜,这些帝王,作为平民时,非常欣赏并倡导这个理念,可一旦登上王位,这句话便完全抛之脑后了,对待曾经与自己一样的平民百姓,极尽压榨剥削之能事,不逼得人造反才怪呢。自己的言行理论已为帝王作了嫁衣,可是,唉!……孔子心中也是一声长叹,为什么会这样?世人皆知,可世人又装作不知, 徒之奈何!
老子见孔子不说话,便也不再看孔子,继续道:
“我们各位先生,各主修一道,辅修数道,教化众生,众生本平等,皆可安享极乐,如此间仙境,夫复何求!”
说完,老子拱了拱手,便坐了下来不再说话。
李星辰听得有些懵,这老子,请他来说说《道德经》的,这道德经,似乎说了,又似乎没说,他不知道下面一众帝王有没有听懂,反正自己是没大听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是谁?囚笼!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是谁?囚笼!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