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监 “镇灵阁” 的鉴析室内,晨光透过嵌着灵煞石的窗棂,洒在案上的鎏金发簪上。苏清鸢将发簪小心置于铺着显灵液浸绸的托盘里,身旁立着司天监最新的 “灵煞频谱分析仪”—— 铜制的仪器上嵌着七枚不同颜色的晶石,能精准捕捉并显示十二宝特有的灵煞频率,比映忆镜残片的检测更具权威性。
“李少卿,麻烦取十二宝正本图鉴中‘镇煞镜’卷册,还有三十年前‘镇煞镜失窃案’的存档。” 苏清鸢指尖拂过发簪簪头的晶石,触感微凉,灵煞的细微搏动仍在持续,“之前黑市查获的只是图鉴副本,正本里应有镇煞镜残片的详细灵煞参数,能做精准比对。”
司天监少卿李砚很快捧着两册厚重的典籍走来,正本图鉴封面烫金,扉页盖着皇室玉玺,卷册中 “镇煞镜” 章节不仅有图文,还夹着一张泛黄的 “灵煞谱图”,用朱砂标注着镇煞镜的灵煞基准频率 ——“庚寅谱,波动区间三至五赫兹,金光透体,触之有鸣”。
苏清鸢先将灵煞分析仪的探测针轻触簪头晶石 —— 仪器上的七枚晶石瞬间亮起,最右侧的金晶石持续闪烁,显示屏上跳出一行数据:“灵煞频率 4.2 赫兹,波动区间 3.1-4.9 赫兹,灵煞属性:镇御类,特征:金光透体,伴细微鸣动”。
“和正本谱图的基准参数完全吻合!” 李砚凑近查看,声音带着惊叹,“三十年前镇煞镜在太庙东配殿失窃时,司天监记录的最后一组灵煞数据,就是 4.2 赫兹的基准频率,波动区间也分毫不差 —— 这晶石绝不是普通仿品。”
苏清鸢并未急于定论,又取来司天监珍藏的 “十二宝残片样本”—— 一片指甲盖大小的镇煞镜残片,是当年失窃时遗落在案角的,虽灵煞微弱,却仍能与分析仪产生共鸣。她将发簪晶石与样本并列,用映忆镜残片覆盖其上 —— 两道金芒瞬间交织,在空中凝成一道细微的灵丝,灵丝末端竟浮现出 “镇煞” 二字的古篆,这是十二宝灵煞相互印证的特有现象。
“还有更关键的佐证。” 李砚翻开 “镇煞镜失窃案” 存档,其中一页画着失窃前的镇煞镜全貌,镜缘处刻着一圈凤纹,凤目位置正是晶石镶嵌处,旁注写着 “凤目嵌寒晶,为镇煞镜心,失此则镜灵散”,“你看这发簪的凤凰造型,凤目位置的晶石大小、镶嵌工艺,与档案记载的‘镜心寒晶’完全一致 —— 李嵩是把镇煞镜的核心残片,嵌进了发簪里。”
鉴定过程中,意外突然出现:发簪晶石与样本共鸣时,灵煞突然躁动,分析仪的金晶石剧烈闪烁,案上的灵煞石都泛起白光。苏清鸢立刻用浸过镇灵水的丝绸包裹发簪,轻声道:“是因为发簪里的残片灵煞更活跃,之前被鎏金和灵煞石压制,现在与样本共鸣,才会躁动 —— 这也证明它是真正的镜心残片,灵煞本源未散。”
待灵煞平复,苏清鸢又检查发簪的鎏金层 —— 用银刀轻轻刮去边缘一点鎏金,露出内层的青铜胎,胎上刻着一行极小的篆字:“大雍承平二十三年,太庙造”,正是镇煞镜铸造的年份(承平二十三年),与档案记载的 “承平二十三年,工部为太庙铸镇煞镜” 完全对应。
“所有证据都指向一处。” 苏清鸢收起发簪,郑重对李砚道,“这支鎏金发簪里的晶石,就是三十年前太庙失窃的镇煞镜核心残片,属于十二宝之一,也是李嵩一直寻找的‘镜心’—— 他把残片嵌进凤形发簪,既为了隐藏,也为了用长公主的凤纹佩‘引镜’,可谓处心积虑。”
李砚立刻道:“我这就将鉴定结果奏报陛下,同时调派司天监的‘灵煞护卫队’,协助打更人看守发簪 —— 这是失窃三十年的十二宝,绝不能再出意外。”
苏清鸢却摇头,将发簪放进玄铁密封盒(浸过镇灵水):“暂时不用奏报,先传讯给林越,让他知晓结果即可。李嵩还不知道我们已确认残片身份,我们可以将计就计,用这发簪当诱饵,等五月初七他来抢时,一举将其拿下。”
她接过李砚递来的 “鉴定文书”,文书上详细记录了灵煞数据、档案对照、工艺验证三项证据,盖着司天监的朱红大印,是确认十二宝身份的铁证。“有了这文书,后续就算李嵩狡辩,也无从抵赖。” 苏清鸢将文书贴身收好,提着玄铁盒快步离开镇灵阁 —— 她需尽快将鉴定结果告知林越,完善太庙埋伏的细节,让李嵩的 “三步连环计” 彻底落空。
阳光洒满司天监的庭院,玄铁盒中的发簪虽被压制,却仍在细微搏动,仿佛在呼应太庙深处的镇煞镜本体。苏清鸢望着太庙的方向,心中清楚:确认发簪为失窃十二宝,不仅填补了 “李嵩寻镜” 的线索空白,更让五月初七的对决多了一份胜算 —— 这场围绕十二宝与阴物权的终极较量,他们已手握关键筹码,只待李嵩自投罗网。
也随着这一关键鉴定结论的得出,朝着终局对决稳步推进,所有线索都已汇聚:怨煞载体、寻镜罗盘(发簪)、凤纹佩、太庙钥匙,以及李嵩的最终目标,都在这一刻清晰明了,只待五月初七的太庙,见分晓。
喜欢大雍诡案录:法医官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雍诡案录:法医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