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悟到,震卦象征着春雷震动,带来春天的生机勃发;而艮卦则代表着高山静默,预示着冬天的蛰伏收藏。
某一日,一场骤雨刚刚停歇。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绚丽夺目的虹霓,横跨整个山谷。
张道陵目睹此景,心中豁然开朗,瞬间领悟了《周易·系辞》中“天地絪缊,万物化醇”这句话的深意。
他激动不已,当即提起笔来,在那块坚硬的岩壁上刻下八个大字:“炁化龙形,道衍万象”。
自那一刻起,张道陵成功地将道法与易理融会贯通,融为一体,开创出一条独特的修行之路。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了宁静的庭院里。张道陵缓缓地从床上起身,他身着宽松的白色道袍,身姿挺拔而轻盈。他走到庭院中央,面对着东方,开始模仿仙鹤舒展脖颈的动作。
只见他微微仰头,缓慢地将脖子向左右两边转动,然后轻轻拉伸,仿佛要将身体内的浊气全部排出体外。这个简单的动作,他做得十分认真,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日暮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山间的小道上。张道陵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自己的房间准备休息。
然而,在睡前,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课——学习乌龟吸纳气息。他盘腿坐在床上,闭上眼睛,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心境逐渐平静下来。
接着,他像乌龟一样慢慢地吸气,将气息深深地吸入腹中,然后再缓缓地呼出。如此反复多次,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悠长平稳。
除了这些日常的练习之外,张道陵还经常运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来促进唾液分泌,那就是所谓的“赤龙搅海”。
他用舌头抵住上腭,轻轻地搅动口腔中的津液,使其不断产生。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他保持口腔湿润,还能够激发体内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张道陵还擅长使用“闭气法”来修炼纯阳之气。他紧闭口鼻,不让一丝气息进出,同时集中精神,引导体内的真气沿着经脉运行。这样的修炼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耐力,但张道陵却始终坚持不懈。
终于,在某一天,当张道陵在行功至足少阴肾经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尾闾穴处传来一阵灼热感,就如同被炭火灼烧一般。
紧接着,一股强大的气流顺着督脉急速上升,直接冲向头顶的百会穴。这股气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令张道陵全身震颤不已。
这一刻,张道陵心中明白,自己已经迎来了修行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后世所称的“河车初动”。这意味着他的功力有了质的飞跃,也为他未来的修行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秋时节,夜幕深沉,冷月高悬。张道陵独自一人端坐在险峻的山岩之上,双目微闭,进入了深深的冥思状态。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至子时。
就在这时,奇异的景象突然发生了。原本璀璨闪烁的群星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遮住一般,瞬间黯淡无光,整个夜空变得漆黑一片。四周的山野也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没有一丝风声,甚至连虫鸣鸟叫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更为惊人的变化还在后头。只见山间弥漫起一层白色的雾气,起初这雾气只是薄薄的一层,但转眼间就如同沸腾的开水一般翻滚涌动起来。
随着雾气不断聚集、凝结,竟逐渐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云龙!这条云龙身躯蜿蜒曲折,鳞爪若隐若现,仿佛随时都会挣脱束缚腾空而起。
它围绕着张道陵盘旋飞舞三周之后,猛然间仰头长啸,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冲向九霄云天。
如此震撼人心的一幕竟然是大地的脉络和灵气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展现出来。
张道陵亲眼见到这般神奇的景象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悟。他当即拔出腰间七星宅剑,运足内力在身旁的岩石上龙飞凤舞地刻下了十六个大字:“炁本无形,假龙为象;心生万法,道济苍生。”
这十六个字不仅蕴含了张道陵对天地大道的深刻理解,更表明了他从此领悟到“内丹为体,符箓为用”的修行真谛。
所谓内丹,乃是修炼者通过自身精气神的凝练所形成的内在能量核心;而符箓则是以特定符号和咒语绘制而成的神秘符咒,可以借助天地之力驱邪除魔、治病救人等。
从此以后,张道陵凭借着这一重要的悟道成果,不断精进自己的道法修为,并最终创立了影响深远的道教教派,成为了一代宗师。(这是后话)
然而,修行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随着他对道的理解愈发深入,愈感觉到修炼路上的艰辛。
就张道陵闭关参悟道家经典,正在他修炼已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隐隐找到那一丝突破的亮光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魔考”悄然降临。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夜色如浓稠的墨汁一般,将整个天地渲染成一片漆黑。桐柏山高耸入云,此刻却被浓密厚重的云雾紧紧地包裹缠绕着,远远望去,就好似一座巨大而神秘的黑色城堡矗立在大地之上,让人望而生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师张道陵传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师张道陵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