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钢产自天竺,采用坩埚冶炼技术制成,含碳量高达宋元时期诞生的福船,船身上平如秤,下侧如刀,破浪性能极佳,堪称海上航行的最佳选择。
铁胄细鳞甲为元朝制式铁甲,内衬牛皮,外覆铁网,甲片如鱼鳞般紧密相连,防御力超越皮甲与锁子甲,非破甲箭难以穿透。
且重量轻于锁子甲,丝毫不影响士兵行动。
《农政全书》由明朝徐光启编撰,后经其门生修订完成。
全书共12类60卷,50余万字,涵盖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及荒政等方面,系统记载了古代农业生产与民生百态,贯穿“农政”
治国理念,实乃国之重器。
此番收获,寇仲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陵少。”
“这几位是王玄、谢科、尤通。”
片刻后,徐子陵带着几名青年步入正厅。
三人相貌非凡:左侧青年面如重枣,长须垂胸;右侧青年方正威严,正气凛然;而居中者双臂修长如猿,面容清瘦,目光炯炯,显是神射手之姿。
“少帅!”
三人一见寇仲,当即上前行礼。
在少帅军中,无人不将寇仲奉若神明,敬仰至极。
“王君可,谢映登,尤俊达。”
“瓦岗军正值用人之际,你们为何不在荥阳,反来江都投我麾下?”
寇仲凝视三人,语带深意。
此三人正是《隋唐演义》中贾柳楼四十六友成员,瓦岗军赫赫有名的豪杰。
按常理,此时瓦岗军势如破竹,已攻占金堤关及荥阳郡大部,正与张须陀对峙。
不出意外,年底张须陀败亡后,瓦岗军将跻身天下雄师之列。
值此关键时刻,作为瓦岗核心将领的王君可等人竟现身江都,着实蹊跷!
“咯噔!”
被道破姓名,三人俱是一惊。
谢映登率先开口解释:“少帅。”
“并非我等有意隐瞒身份,只因当初南下江都时不便透露真名,以免引起瓦岗注意。”
“昔日贾柳楼结义之情犹在,如今却各为其主,世事变迁。”
“瓦岗看似强盛,实则内斗不休。
王伯当、魏征拥戴李密,翟让大权旁落。”
“李密罔顾结义之情,执意对付张须陀。
我等不愿与秦大哥兵戎相见,这才离开。”
“听闻江都繁华富庶,故投奔竹花帮。”
“少帅,绝非存心欺瞒!”
王君可、尤俊达立即应声附和。
寇仲陷入沉思,未曾料到此间竟融入了隋唐演义故事。
既有贾柳楼四十六友,想必那些赫赫有名的猛将亦在其中。
以王君可三人二流巅峰的修为推断,单雄信、秦琼、罗成等人实力更不可小觑。
更令他在意的是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与第七的翟让皆为宗师,首位的李元霸尤其令人忌惮。
传闻李元霸乃金翅大鹏转世,骨瘦如柴却力大无穷,手持八百斤双锤,在大唐世界怕是一流高手也难抵挡。
“仲少!”
徐子陵一声轻唤将他思绪拉回。
见三人神色忐忑,寇仲朗声道:“无妨,入我军中便是一家人。”
“前尘往事不必再提。”
三人闻言大喜,齐声应诺。
随侍寇仲、徐子陵虽仅月余,所得关怀却胜过往廿年。
不仅获授一流武学心法,更有雁翎刀与提升功力的碧玉汤相赠。
为顾全大局,他们这些二流高手皆主动退出兵器分配,确保新晋精锐能优先获得装备。
“且问你们——”
寇仲目光如炬,“可曾听闻李元霸与裴元庆?”
谢映登拱手答道:“李阀四公子师从 ** 真人,于晋阳宫击败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而名震天下。”
“听闻他随**真人隐居深山修行,从此在江湖上销声匿迹。”
“裴元庆乃河南道讨捕大使裴仁基第三子,排行在裴行俨与裴元福之后。”
“师承龙虎山第九代天师,现正协助其父平定河南道叛乱。”
“哦?”
寇仲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
当世三大猛将中,宇文成都得半步大宗师鱼俱罗真传,李元霸与裴元庆皆出自道门一脉。
谢映登的叔父谢弘曾在终南山修道,或许这正是他熟知李元霸、裴元庆的缘由。
世人皆知大唐以佛门与魔门最为显赫,实则三大宗师之一的宁道奇便出自道门。
自先秦发轫,经两汉辉煌,道门底蕴之深厚非比寻常。
李元霸之师**真人属关中楼观道,裴元庆之师则来自龙虎山正一道。
此外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等分支亦香火绵延。
寇仲渐悟:道门方是这天下棋局中真正的执棋者,佛魔二门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且看后来李唐尊道祖李耳为先,奠定皇室道统渊源,此举较之推崇佛教更具深意。
天下大势在他心中愈发脉络分明。
“王君可,闻你刀法刚猛,可愿统领陌刀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