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暗集归来后,张远的生活进入了某种规律。
白天,他依旧是讲武堂和藏书楼最勤奋的弟子之一。只是与以往不同,他的勤奋里少了迷茫和抗拒,多了明确的目标感——提升实力,积攒功勋,曲线救国!晚上的“知识噩梦”依旧如期而至,但他已从一开始的崩溃,逐渐变得……麻木,甚至开始尝试在梦境中与那些追着他的《论语》句子和妖邪图鉴“搏斗”,权当另一种形式的实战演练。
而他的“考试必过符”计划,也正式提上日程。
这想法并非空穴来风。在疯狂“拓印”了藏书楼中大量关于符箓基础的典籍后,张远对符文的理解已远超普通见习弟子。他深知,真正的“必过”绝无可能,但结合他所学的“静心凝神”、“灵台清明”类符箓的原理,辅以一丝极其微弱的、源自他上三品文气的“精神引导”之力,制作出一种能帮助考生在考场上稳定心神、减少失误、甚至可能激发一丝灵光的符箓,却并非不可能。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那丝“精神引导”。它不能保证考生会做不会的题,但或许能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想起平时背过却一时卡壳的内容。
【啧啧,你小子,歪门邪道的心思倒是活络。】 笔仙感知到他的构思,忍不住吐槽,【用上三品文气去搞这种玩意儿,简直是杀鸡用牛刀!不过……嘿嘿,本座喜欢!有想法!】
有了笔仙的“认可”(虽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那种),张远便开始了秘密研制。他不敢在学宫宿舍里搞,生怕被人发现他这“不务正业”的行径,只能趁着每月休沐日,借用朱守拙家酒楼后院一间闲置的仓房。
失败是必然的。如何平衡“静心”与“引导”两种符文结构的冲突,如何控制那丝文气的强度不至于对人产生不良影响,都是难题。炸掉的符纸、耗尽的心神,成了那段时间的常态。
但张远的韧性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靠着“拓印”来的深厚理论知识和笔仙偶尔的“点拨”(主要是嘲讽中的启发),在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他终于成功绘制出了第一张“考试必过符”!
那符箓看起来与普通的黄纸朱砂符并无二致,只是符文结构更加繁复精巧,隐隐透着一股令人心安神宁的奇异波动。张远自己试验了一下,将符箓贴身放置,默诵经文时,确实感觉思绪更清晰,记忆也更顺畅了一些。
“成了!”张远看着手中这张凝聚了他心血的符箓,激动不已。这不仅仅是一张符,更是他通往“财务自由”、支撑修炼之路的第一块敲门砖!
下一个休沐日,张远再次找到了林素问。
“林师姐,学生……还想再去一次暗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上次见识之后,略有感悟,绘制了一些……嗯,偏向辅助静心、启发文思的符箓,想拿去交换些灵石,以备修炼之需。”他尽量说得委婉。
林素问看了他一眼,对于他这么快又想去暗集似乎并不意外。她目光扫过张远眼底因熬夜和研究符箓而残留的一丝疲惫,淡淡道:“可。还是戌时,老地方。”
“多谢师姐!”张远松了口气,心中对这位面冷心热的师姐更是感激。
再临暗集,张远已是轻车熟路。他依旧穿着那件灰色斗篷,在林素问默许的目光下,找了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铺开一块粗布,将精心绘制的十张“考试必过符”整整齐齐地摆好。他没敢多画,一来是成功率问题,二来是物以稀为贵。
为了吸引眼球,他还特意用一块小木牌,以工整的馆阁体写下了介绍:“清心启慧符:助凝神,减失误,启文思。读书应试之良伴。” 他没敢用“必过”那么扎眼的词。
起初,无人问津。暗集里交易的多是修炼资源、奇物兵器,他这针对“凡人”科举的符箓,显得格格不入。
直到一个时辰后,一个穿着半旧儒衫、面色焦虑、身上带着淡淡墨香和穷酸气的年轻书生,在他的摊位前停下了脚步。那书生看起来比张远大不了几岁,眉头紧锁,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
“这位……道友,”书生犹豫地开口,声音有些干涩,“你这“清心启慧符”,当真有用?”
张远心中一喜,面上却保持镇定,压低了声音道:“此符乃在下精心研制,蕴含清净文气,贴身佩戴,可助考场之上心神安定,减少无谓紧张导致的失误。至于能否启发文思,因人而异,但至少能让阁下发挥出平日所学。”
那书生将信将疑,拿起一张符箓仔细观看。他虽非文修,但读书人常年与文字打交道,对气息也略有感应,只觉得这符箓上的朱砂纹路看着就让人心静。
“多……多少灵石?”书生咽了口唾沫,显然囊中羞涩。
“五块下品灵石一张。”张远报出了一个他自认为不算太黑的价格。
书生脸上露出挣扎之色。五块下品灵石,对他而言已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反复摩挲着那张符箓,最终一咬牙,从怀里掏出一个干瘪的钱袋,数出五块灵气稀薄的灵石,几乎是捧着递给了张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笔仙只想骗我入江湖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笔仙只想骗我入江湖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